“此册是自臣处流失外传,与曼卿并无干系。”魏了翁顿首道。
“朕不是要找他问罪,便是要问罪,也得先将这一关过了再说!”赵与莒冷笑道“你自府中来宫,自然还不知晓,如今临安城里,四处都在闹事,那些自认为流求货物所冲击的百姓,如今开始围攻出售流求货物的商铺。临安府的差役不够用,连坊里间的游手都被抓来维持秩序,免得出现死伤——这些游手能管得住自己便不错了,谁知道他们能忍多久不出手乘火打劫!”
魏了翁心中听得一愣,然后大为惊恐,因为他立刻便想起了国子监里的太学生们。这群人最是血气方刚,也最易被煽动,若是他们真地起来伏阙进谏,那么一场风波必然化作一场风暴。
“那些太学生……朕恨不得多送些去流求,好生见识一下海外情形!”赵与莒咬牙切齿,虽说太学生是为爱国而动,但他们这般举措,却分明是被某些未必爱国之人利有。
想到此处,赵与莒渐渐从接到消息的怒火中冷静下来。自从霍重城传来这消息之后,他立刻令余天锡派出所有差役,霍重城调动所有可以控制住的游手,维持好临安城秩序,特别是要小心火灾。然后便急诏魏了翁与赵景云,希望在他这里找到线索,但是赵景云未找着,只找到了魏了翁。
还有邓若水,以他在太学生中的影响,原本是可以一用的,但当密使前去寻他时,他人也不在了。
看了看魏了翁,赵与莒又只能苦笑,只怕只有让魏了翁去国子监了。
“魏卿,太学诸生此时只怕也已不稳,你如今先去国子监,安抚好他们再说。”赵与莒坐在椅子之中,疲倦地揉了揉自己的眉眼,他可以调动军队,但他对如今禁军的军纪却不是十分放心,秦大石、邢志远给他的密奏之中,便是殿前司与侍卫司的军纪,他们也多有贬斥,何况是禁军。若是禁军调动,便是没有什么事情,也会给这些喜欢杀良冒功和借机抢掠的旧军人惹出事来。
如今临安城,象是四处都被点着了火星一般,单是任何一处都好对付,但若是让他们蔓延连接,对他赵与莒而言,便是驱逐史弥远之后最大的危机了。
魏了翁也知道事情紧急,听得天子吩咐,立刻叩头告辞,匆匆便离开了稽古堂。
邓若水抿着嘴,用力地点着头,一边倾听一边飞快地在纸上记录。
坐在他面前的是两个粗汉,面对他这个儒生,还有些窘迫,同时又有些骄傲。他们身上的衣衫有些肮脏,但还算齐整,几乎没有什么褴褛补丁。他们面上也有红光,而不是那些因为饥饿与营养不良造成的灰黄。
“如今虽说没了田地,在这流求基建队中,却是有吃有喝,每月有薪资,对不对?”记下来之后,邓若水怕自己出现疏漏,还特意问了一句。
“正是,正是,半年之前,小人做梦也不敢想有如今的日子。”一个粗汉抢着答道“邓先生,小人不仅学着这泥水匠的手艺,而且还跟着流求基建队学得了自家姓名如何书写,学得如何算那屋子方圆……这半月来,小人已经接着少说也有四个活计,帮着富贵人家铺水泥的,自早忙到晚也是忙不过来。”
“那今日……”邓若水看着二人目光闪了闪“今日却为何有空?”
“还是因为那水泥窑里缺人工。”另一个年长些的粗汉慢悠悠地道“故此水泥供应不上,我二人提不得水泥,便只得歇着。”
“哦?”邓若水眼前一亮“此事我倒不知,那水泥窑也缺人手?”
“极缺,自年关至今,已经招了三批,每批都是数十人,却还是不够用!”
“原来如此。”邓若水又飞快地记了下来,他看了看天色,然后又问道“还有其余么?”
“还有一事,说起来,便是先生只怕也觉着新鲜。”那粗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