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二、当与不当(3 / 4)

大宋金手指 圣者晨雷 6399 字 2020-03-23

身负皇恩而忘恩负义之徒?”那群读书人中有一个也注意到他的徽章,厉声斥道。

“没有新鲜的话么?”那年轻人懒洋洋的一笑,目光闪了闪,然后对着那商贾道“诸位每年都向国库缴获税收,如今大宋军势强盛国力充裕,诸位功不可没,在朝堂之上,当不当有自己之权?”

“自然应当!”大宋经过十余年革新,商贾早不是最初那唯唯喏喏模样,他们也敢于当众表达自己的意见,听得年轻人之语,立刻回应道。

这些年来,商贾们开办工厂,流通货物,一些豪商甚至将生意做到了大食以西,因为大宋一整套的商法,他们偷税漏税的成本太高,而且赚钱赚得容易,因此在纳税之上做得相当让赵与莒满意。国家财政之中,工商业的贡献超过八成,这个数据每年都公布在报纸上,商人自然都明白。

“如今朝中官员都是士大夫,他们靠着你们缴纳的税收得享富贵,让些官衔权位出来与你们,是不是理所当然?”那金陵大学的年轻人又问道。

商贾看了那群读书人一眼,这次没有立刻回答,直到年轻人面上浮出讥嘲之色,他们当中才有人低声说道“若是天子开恩,朝堂上容我等有一席之地,那也是……也是水到渠成之事。”

年轻人点了点头,再度转向那些读书人“诸位以为如何?”

“商人粗鄙,见利而忘义,若是他们执掌朝堂权柄,只怕连整个大宋他们都敢卖掉,或损国以自肥,或弃仁以自利!”读书人中一个冷笑道“如何能让逐臭之夫登大雅之堂?”

那年轻人闻言又是点头,然后道“如今国家为商贾致富提供优惠之政,商路不通则水陆并进,商路不安则精兵尽出,他们每赚一文钱钞,都是士大夫们执掌权柄费心费力的结果,那么,他们拿出更多财富来让天下读书种子有黄金屋,有颜如玉,有谷万钟,当不应当?”

这话问出去,再笨的人也明白了他的意思,那读书人顿时面红耳赤,斥道“你这是在挑拨!”

“正是挑拨,但你们敢说这不是你们心中所想么?”那年轻人突然面色肃然起来,然后振臂一指“士大夫也好,商贾也好,都为国担责,要些回报,有何羞愧的?这原是理所当然,故此士大夫自然也应该享厚禄,商贾自然也应有名爵!”

两伙人都是面面相觑,却没有料想这年轻人说出这么一番话来,虽然他们觉得还不是完全从自己立场上来说,可至少可以勉强接受了。

“然后是他们!”那年轻人一指自己的同伴“商贾能赚钱,靠的是他们在工厂之中辛劳,士大夫能执政,靠的是他们在边疆戌守。他们也如同商贾一般,要纳税,也要同士大夫一般,与我大宋共荣辱,既是如此,他们要生活得更富一些,要在朝堂上有一席之地,当还是不当?”

这最后一句“当还是不当”不是问那些商贾和书生,倒是问整节车厢中的乘客了,最初时没有人回应,问到第二遍,张端义第一个道“自然!”

“在工厂里劳作的是你们的姐妹,在战场上厮杀的是你们的父兄,你们在烈日下奔波,只为家中生计,你们流血流汗,膏沃了我大宋的土地。你们或为工农,或为行商,或为军士,或为职员,你们当不当也能得有尊严、富贵?”

“自然!”这次回应的人多了。

整个车厢之中,除了少数没有买到上等车厢的富商外,大多数都是些平民百姓,即使是商人,也只不过是小本经营的行商贩贾。听得那年轻人所言,不禁都是心中大动,又有人带头,想到“法不责众”四字,不管是为了起哄,还是真心应承,应的人便多了起来。

这人一多,声势掀起,乘务立刻过来,制止那年轻人继续鼓噪“车上不可混乱,诸位说话便好生说话,莫要生出事端。”

那年轻人有些意犹未尽,嘀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