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师傅手头的活多,这一对儿围领起码要三天的时间才能做好。姑娘你来取货的时候,有什么不中意的地方师傅还能稍微给你改动一下。不过,姑娘放心,我师傅手艺精细,只要不是特别挑剔的客人,都会满意的。”
&n戴上试试,还真是大小正好合适。而且做工确实不错,接缝的地方处理的相当仔细,并没有因为仅仅是一副手tào就粗针松线的。
苏瑾瑶就掏出银子付了钱,让福顺把那两条围领分别包了起来。
趁着福顺包围领的功夫,苏瑾瑶就问道:“小哥,我再打听一下,你有没有听说镇上要开官办学堂的事啊?”
“听说了,头一个月就传开了。听说收的都是穷人家的孩子,不要学费的,不过得考试才能进去呢。考试的ri期就定在初十,这也是没有几天的时间了。”福顺包好了围领递给苏瑾瑶,又问道:“姑娘你这是要考试呢,还是家里人来应试?这官办的学堂好像不收姑娘呀。”
苏瑾瑶道:“我想送我弟弟来读书,就是不知道考试还有啥特别的要求没有。小哥你知道多少,给我讲讲呗。”
福顺就道:“我哪儿知道啊。我就会写自己的名字,再就是会记账。认识字的也都是店里这几样皮货的名称,就不关心这学堂的事了。不过,官办学堂开在南街头上,那边还贴了榜文,姑娘可以去看看。”
“那好,我自己过去看看吧。谢谢了。”苏瑾瑶谢过了,把两个围领收在包袱里,就出门了。
牵了马,苏瑾瑶一直朝南街走去。刚才她走过的那条满是小铺子的街是东街,往南拐个弯就看到都是高门大户的房子,还有一座不大的衙门,应该这古榆树镇的镇长办公的地方了。再往前走就到头了,有两间书院,其中一间门口果然贴着榜文。
苏瑾瑶走过去看看,就见上面说的就是古榆树镇的官办学堂,要免费教导乡下或是山里的穷人家孩子读书识字的事qg。
条件上也写明了,凡是想要来上官办学堂的孩子,不用提前报名,但是要在初十那天带着自家的户籍证明来通过统一的考试。只有考上的孩子才可以进入学堂学习。
不过,告示后面还写明,来公办学堂读书的孩子不收学费,也会统一安排住处,但是每个月要收二钱银子的伙食费。
苏瑾瑶算了一下,二钱银子换成铜板的话就是两百四十文,平均每个孩子每天的伙食费要八文钱。这个价钱对乡下穷人家的孩子来说不算便宜了。只要官府拿了这些钱都用在孩子的伙食上,那肯定可以吃的很好的。但如果官府还要故意克扣一些,那恐怕这些孩子们就要吃糠咽菜了。
而且,这要考试才能入学的规矩听起来合理,但实际上也是tg奇葩的。试想那些生长在山沟沟里的孩子们,能够得到这个消息就已经不容易了,家里太穷的话也未必就能教得起那每月二钱银子的伙食费。
更何况,真正穷人家的孩子,可能一家人几辈子都没有一个识字的,还要经过考试才能入学,这门槛也就太高了。估计能够通过的,也都是些乡绅、管事的人家的孩子了。
不过,这些条件对苏瑾瑶来说都不算事,既然那个路过的客人张大哥给他们这个消息,估计还是会有些好处的。因而苏瑾瑶就打算着,初十那天带小城儿直接过来考试就好了。
本来今天来这里就是为了问问这考试的是,现在连榜文都看到了,也就安心了。
苏瑾瑶看时间还早,就记挂着赶紧回家去,再和chun妞商量一下盖房子的细节,明天就可以开始动工了。
正巧往回走的是时候就路过一间首饰铺,苏瑾瑶想起之前小城儿一直说让她和苏菲儿买点首饰戴,还给过她银子呢。之前去城里都忙着没有时间,索xg就进去看看。
&n齐全的。手镯、头钗、戒指、耳坠和项链都有。不过都是金银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