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立威(1 / 3)

水浒浮世录 岁末之秋 5543 字 2020-06-19

清晨,几缕阳光,直射在城门口浑铁铸就的大门上,反射出耀眼的金色光辉。

东平城在山东虽然地位不算太高,但是这城门、城墙的材质和厚度却是出人意料,都快赶上州城青州了!

董平双手后背,站在点将台上,看了看城门,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意念一动,董平通过系统调出了东平城的资料。

刹那间,一道道数据在脑海内展现开来。

东平城

级别:州(相当于现代的地级市)

兵马:四千七百步军,三百马军

人口:五十万

黄金储备:十六万两

所属路:京东西路(位于山东西部)

这程万里哪来的这么多黄金?董平心中一惊,十六万两,换算成人民币就是两百多亿,这简直堪比北宋的一些路了啊!

不过,这整座城池迟早都得易主,董平心中冷笑一声,你贪得越多,我拿的总不会更少!

总得来说,东平的实力不说全天下,但在中原绝对算得上中上等了。

看来这程太守也不是个纯粹没脑子的,原来的轨迹中宋江一直不愿硬攻东平,估计也是忌惮强攻带来的人员伤亡。

东门边,几排队伍慢慢聚合到了附近,很快,已经有了几千人。

董平看了看下面的人,眉头不禁一皱。

整支军队站的东倒西歪,神情萎靡,无精打采,手中的兵器也是拿的软弱无力,就像吸多了鸦片似的!

虽然自己已经用黄金白银收买了这些人的心思,他们现在总不至于像前几天那样,不服从自己的指派。

但是,这些人,简直难以称为军队!

纪律散漫,训练缺乏不说,主要是,这支部队没有丝毫信仰!

没信仰的军队,将没有丝毫战斗力。

试问,你当兵是为了什么?是发财,还是干其他事?

董平越看越恼火,拳头死死握紧,才忍住了想拔剑而出的冲动。

确实,这也是目前大势所决定的,并非东平的特殊现象。

宋朝实行的军队制度,是全国精锐的禁军收归中央和一些重镇,地方以厢兵守御的政策。

所谓厢兵,无非是地方从民间临时招聘的一些守备军,平日几乎没有训练任务,只是帮助官员修城,运粮,垦荒之类!

这些厢兵,战斗力实在是不敢恭维!

原著中,梁山大军每到一处,都是攻无不胜,战无不克,以致于给现代人一种他们所向无敌的感觉。

其实,只不过因为他们打的都是一堆杂牌军,顶多算是民兵的人而已。

但就算是禁军,在高俅蔡京之流的盘剥腐蚀下,也没几支部队还有开国初期的战斗力了。

“现在看来,大宋最强的部队,就是种师道兄弟二人所指挥的军队了。”董平想到这里,也是感到好笑。

种师中、种师道二人所统率的防御西夏的边军,俗称“西军。”

由于长期保持和西夏的对抗,每年的生死较量,锤炼了这支部队强大的战斗力。

而且,两人也是朝廷中为数不多的忠臣,水浒传中,王进,扈成等人都曾经前往投靠,以避开仇人。

而在这个时空中,扈成因为在途中遭遇匪军袭击丢失了盘缠,只得返回山东,到东平当了一个守城军士,慢慢混到了营指挥使兼守城将校。

“削弱地方军权,把精兵全部集结到中央,难道就能保证政权稳固了?”

董平轻蔑的笑了两声。

正因为这种愚蠢的模式,才导致有宋三百余年间,农民起义多达几百起!

更不用说,在这种模式下,由于宋朝皇帝吸取唐朝教训,怕地方形成藩镇割据,而经常让各地的部队来回换防。

这种政策的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