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九十五章 主少国疑(3 / 4)

无限BOSS进化 静觅猫 4327 字 2020-04-09

  这一点便是年弱!【秦始皇十三岁继位】

    年弱是少年君王亲政最大阻碍之一,也导致产生了在君主制下特有的重大政治危机一——主少国疑。

    在君主制下,有两种权力现象所导致的政治危机最为严重:其一是强君暮政,其二便是主少国疑。

    自古以来,几乎所有的权力突变都发生在这两种危机时期。

    强君暮政之危,因暮年强君行踪神秘而导致阴谋风行,最易使奸邪丛生竖宦当道,终致身后乱政国力大衰。

    几乎遍数中国古代所有强势君主,无一例外地都曾经面临暮政危局,暮年清醒而能有效防止身后乱政者鲜有其人!

    纵使秦始皇也不例外,在其晚年,赵高

    主少国疑却是另一种危机——主少必弱,最易强臣崛起而生出逼宫之乱!

    毕竟强君雄主凤毛麟角不世出,举国上下,包括文武百官对少年君王普遍持质疑态度,所以需要待少年君王成人之后才能理政!

    这也是陈锐从不指望一番话就能令满朝文武打破固有观念,须知道,言语最是无力。

    更何况对于秦国这样一个极为讲究事功的国家,行动表现才是最好证明。

    第二个拦在陈锐,或是说嬴政面前面前的大山,便是已逝秦王嬴异人的遗诏。

    “未及加冠,不得亲政!政事由太后赵姬与丞相吕不韦共决也!”

    冠礼也可称为成人礼,早在部落氏族时期就有类似礼仪,表明一个人发育完备,可进行独立生存。

    进入礼乐发达的西周,成人礼便化为天下第一大礼——冠礼。

    至春秋战国时期,加冠意义更甚,尤其是对于贵族而言,这代表一个人获得了群体性的承认,有了治人、为国效力、参加祭祀的等等权力。

    在秦国,亲政君主必须加冠。

    或许这才有了《《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的记载:“:四月,上宿雍。己酉,王冠,带剑。”

    彼时的秦始皇二十二岁,也是他亲政的第一步。

    且加冠还不是你想加就能加的,须知道这是一个群体性承认仪式,需要考察资质,若未有宗庙,大臣支持,强行加冠效力就会大打折扣。

    至于遗诏后面:“政事由太后与丞相吕不韦共决也!”

    这已经表示陈锐没有资格亲政,在法理上面更是站不住脚。

    当然若实力推平一切,且不说陈锐阳神两断,实力还在不在,就这种公然违抗发令的行为,在秦国简直就是愚蠢之极。

    举个例子,有个词叫自己造自己的反,这种行为已经可以叫做皇帝造国家的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