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为教,《商君书》也成了秦国唯一执政根基,唯一道路。”
    “昭襄王时期,儒门魁首荀子入秦,言: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挑,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民也。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古之吏也。入其国,观其士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私事也。不朋党,不比周,倜然莫不通阴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观其朝廷,其间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者,古之朝也。治之至矣,秦类之矣。”
    “那是三十多年前的秦国,可现在的秦国着实令我心头震颤。”
    “当初百姓质朴,声乐不流污,其服不挑。而今如何?权贵豪门鲜衣华服,底下百姓争相夺利,活如牲畜。”
    “当初百吏肃然,而今如何?一个纨绔子弟竟然令洛阳城全体官员俯首称臣,就因为他是吕不韦的儿子?”
    
    “当初公门士夫,不朋党,不比周,而今如何?秦国丞相吕不韦为始作俑者,门下三千食客,童仆过万,这也就罢了,寡人暂且念他劳苦功高。可是咸阳权贵纷纷大举收纳门客,官吏间也渐渐生出了敬上互拜、礼数斡旋的风习,这些种种是将我秦国变成山东六国吗?”
    盖聂神色复杂,沉默不语,这些都是他这一路上看到的,秦国在变,在变得向山东六国看起。
    不过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因为秦国的王已经察觉了这些变化,而且从他待在秦王身边的这大半年时间来看,他面前的君主不仅极具人格魅力,同样雄才大略,手段非凡。
    “你知不知道,当初先王薨后,寡人第一次朝会中,吕不韦提出的执政方针?”陈锐平复情绪,此刻显得十分冷静。
    “臣不知。”
    “王道宽法,执政以德、待民缓刑,多行义兵!”陈锐口气不徐不缓,每个字却吐出一把剑。
    盖聂瞬间明白了秦王对于吕不韦流露出的杀意。
    这是直接动摇了秦国的根基,改变了秦国以《商君书》为指导思想的道路,那时秦王幼弱,毫无话语权,如今这些年来通过吕不韦方针影响,现在才有了秦国的风貌大变。
    “山东六国自诩为中原根源,文华所在,一直推行王道,德政,宽法,缓刑,现在呢?贿赂公行,执法徇情,贵胄逃法,王侯私刑,民不敢入公堂诉讼,官不敢进侯门行法。这这就是结果。”
    “吕不韦那是谋国啊?这是窃国!”陈锐锋芒毕露。
    盖聂瞬间低下头,不敢直视秦王虎目中的杀意。
    “不说这些了,再说一件趣事。”陈锐淡淡笑着,“吕不韦近年来一直在编撰一本传世经典,其中记载他多年执政思想,你说他会给这部典籍去什么名字?”
    “臣不知。”盖聂不敢乱猜。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