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也有少部分人主张和平解决此事,他们认为不应该为了这些事损害了两国的邦交,并且非常排斥发动国战,认为这样做太过劳民伤财,劝时瑶不要轻易对晋国出兵。
对此,时瑶是嗤之以鼻的,不过为了不暴露自己现在的人设,她还是装出一副意动的样子,表示自己是站在第三派那边的。
而其余两派自然不满,纷纷向时瑶施压,因为他们人多势众的原因,时瑶非常“为难”,最后只能无奈的选择了一种折中的方法,让晋国补偿北羌。
只是那份补偿名单上的要求却非常过分,完全超出了秦凌绝的承受底线。
况且这一次摆明了是有人从中作梗,如果真是他派人做的,他倒也认了,关键不仅不是,他也是受害人之人,因此秦凌绝直接拒绝了北羌这边提出的补偿方案。
当然,为了避免激怒北羌那边,他祸水东引,将杀死文畅等人的屎盆子给扣到了乌兰国的头上,反正他们本就是敌人,就算这一次不是秦凌霄做的,他也不会愧疚。
而北羌那边在得到消息后,顿时沉默了下来,不过很快就有大臣进言称乌兰国恶意破坏他们北羌和晋国的邦交,理应给予回击。
不过短短一天的时间,顿时北羌朝堂上的风向就变了。
因为比起晋国,乌兰国这边显然要更好欺负一些,上次才刚和晋国打过,如今正处于元气大伤状态,既然秦凌绝这边给了他们一个理由,他们自然乐的捡便宜。
但是时瑶却不高兴了,因为她和秦凌霄是合作关系,她想要对付的一直是秦凌绝,怎么可能转过头对秦凌霄出手?
不过她没直接表示反对,而是提出要先查清楚事情的真相后再出手,免得被人当枪使,她隐隐的向众大臣暗示此事也许是秦凌绝故意祸水东引,想要借他们之手除掉乌兰国。
毕竟晋国和乌兰国有旧怨,会使出祸水东引这一招也是很有可能的。
经过时瑶这么一提点,北羌众大臣顿时纷纷冷静了下来,当然他们不是担心会被晋国当枪使,倒是有些担心晋国会在他们解决了乌兰国后,再对他们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