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聚,自然是李如刚求知不得的事,但他在商州为官多年,和这块土地,和这里的山山水水,乃至和这里的人还是很有感情的。一路上,看着周围的景色,回想起自己在这里保靖安民的日日夜夜,不由得在心底升出一种惆怅之情。
秦月此刻正和李如刚并马同行,似乎感觉出了义父心境。想到从小到大,义父对自己的关爱,也想到这一次送走了义父,以后再见面不知何年何月,自己的心情又何尝好过。
两个人就这样默默的骑在马上,各自想着心事。这时,就听得李如玉在后边的车里喊秦月,秦月停下,等着马车上来。
“月儿,你还是上车陪陪我吧,一个人坐在车里太无聊,太没意思了。”
李如玉打开厢门,对秦月招手。 秦月看了一下四周,答应一声,把马的缰绳拴到了车辕上,钻进了车内。
车上由于安装了几个抗震的弹簧,比骑在马上要舒服得多。
看着李如玉已经有些显怀的身子,秦月关心地问:“小姨,您感觉怎么样?”
“身子是一点事都没有,就是人窝在车里太闷了,真想出去骑马跑一跑,这沿途的风景真的好美。”李如玉把头从车厢门伸出,四下张望着。
“那可不行,动了胎气可了不得。”秦月连忙把李如玉扶回车内。
“你一个小丫头片子懂什么?”李如玉很不屑。
“是师公说的。”
“慧雨前辈还说什么了。”
“千叮咛万嘱咐我一定要把您照顾好,还说他想抱孙子了,还有五爷,生怕您出一点事。”
李如玉很感动,停了一下,轻声地问秦月:“你想要个弟弟还是要个妹妹。”
秦月想了一下,“我爹爹想要个儿子还是女儿?”
“你爹爹呀!总是说儿子女儿他都喜欢,不过,我看得出来,他更想要个儿子。”
“那我就要个弟弟吧!”秦月抢着说。
“你这个丫头,永远是你爹爹的死党。”李如玉点着秦月到额头。
“那是肯定的。”秦月挺了挺胸。
此刻正走在子午古道上。这一路上秦月差不多一直坐在厢车里陪李如玉,两个人好像有说不完的话。只是,自从和秦毅在一起后,李如玉越来越像个长辈,也就是说,不像过去那样随便了,虽然那个时候秦月也是一口一个小姨叫着。肯定地说,秦月和李如玉间,没形成女儿和继母的那种关系。这或许是因为她们曾经的经历,亦或许是因为秦月有生母在身边。但必须说,有了这一层关系,秦月和李如玉之间的关系是更亲密了。
“你母亲现在完全好了吗?”
俗话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李如玉虽然还没有正式当母亲,但对亲情也有了更深的体会。
“我师公说还得吃药,甚至有可能终身吃药,但我觉得她和正常人已经没什么不同了。”
“慧雨前辈说为什么还要吃药了吗?”
“他好像是说,我母亲身体里有些必需的东西,自身未必能造出来。”
“必须要吃药来补充是吗?”李如玉问。
“是的,小姨你也懂吗?”
“我怎么会懂这些,那也就是说,如果自己终身造不出来,就得终身吃药。”
“是的,这真的很麻烦。”秦月叹了口气。
“丫头,别太苛求了,没有你的这个师公,别说把病治好,就是想吃药去哪找去。”
“我师公也这么说我。”秦月不好意思地笑了。
“我在笔筒山上,可知道慧雨前辈为你母亲的病下了怎样的功夫,连续那么天,每天都睡得很晚,有时候一夜不眠。”李如玉很感慨。
“是的,师公这都是为了我呀!”
“那是当然,不是月儿的母亲,能那么费尽心力吗?用慧雨常说的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