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月用高超的轻功和快速的身法,在悬崖绝壁上高速的飞奔,也只能维持很短的时间,最多也就只能完成对整个山梁一半的攻击。即使这样,也要冒着从上边摔下来的风险,想完成对整个山梁的攻击是不可能的。
秦月和谭五对视了一下,两个人心照不宣,都意识到了这是个大难题。
秦月让谭五伏在这里等一下,她顺着坡往山梁的近前爬了过去。
山坡虽然很陡,但顺着坡走就能就和缓一些。即便是这样,也只能是武林高手借助内功才能办到。
快接近对方弓箭手藏匿的山梁时,秦月有了一个惊喜地发现。在山梁的这一侧端口下方的坡上,有一棵一个人能隐蔽和容身的小树。
谭五的绝技不仅再于制造,更是投弹。投得远和准,世上难有人与之相比。
秦月对后边的谭五招了招手,谭五会意,沿着秦月爬过去的路线,谭五来到了秦月的身边。
秦月把那棵小树指给了谭五。
谭五上下看了看,肯定地点了点头。
秦月轻声地问五爷,在那个位置,最远能不能投到接近那个山梁的中间?
谭五又点了一下头。
月光正洒在山坡上,秦月帮谭五选了一条接近那棵小树的路线。两个人边往后退,边进一步确定这一段的路线。
往回走的时候,两个人商定谭五带着提前潜伏在小树处,负责前半段的攻击。秦月在山坡上奔跑着负责攻击后半段。
秦月打响后,谭五随后开始攻击。这样即使有漏网之鱼,也没有很大的威胁了。
回到本队,秦月把这个计划说给义父,李如刚听了特别高兴。他原来的想法是组织一伙武林高手,从底下爬上山梁,把弓箭手灭掉。原以为能和攻打笔筒山一样,秦月能带来足够的帮手。
当看到连如玉和方小敏都算是主力了,正在为人手的捉襟见肘而忧心忡忡。
他虽然没见识过谭五的威力,但无论如何现有条件下这是最佳选择。
就算不能有效把对手的弓箭手阵地打瘫痪,但突然的爆炸一定会造成敌方一段时间的混乱,自己也可以趁乱带着人从山口冲出去。
秦月和义父商定,先把所有人员秘密地集中距出口最近处,一旦爆炸声响起,立刻快速地冲向山口。
秦月和曲永福及蔡贵临打听她在军营特殊培训的十个人的情况。让她欣慰的是包括曲、蔡二人在內,这十个人不但都在,且无一人受伤。
身手好些,在自我保护方面也是要高人一筹的。
晚上又吃了一顿饭,有那次的稀粥过渡,这顿饭大家都可以吃得饱些了。肚子里有了食物,生还又有了希望,军心越发振奋。
李如刚把伤兵都安顿妥当,他是从来不会丟下一个兄弟的。所以,他的兄弟们也对他死心塌地。
半夜里又吃了一顿饭,这一次可以放开肚子吃了。不吃饱饭,人哪来的精神头?哪来的力气?
秦月带过来的粮食吃得差不多了,李如刚说这样正好,反正队伍要尽可能的轻装;这也算是破釜沉舟。
饭后,李如刚把军中所有的头头脑脑都召集到了一起,做了最后的部署和分工,全军上下洋溢着兴奋和期待。
秦月把谭五、郝谦、李如玉、方小敏、曲永福、蔡贵临及那八个军中高手喊到一起,也做了分工。
郝谦、李如玉、方小敏和军营高手中八人中的四人负责在前面开路。
曲永福和蔡贵临则和剩余的四人负责断后。
前队由郝谦和李如玉带队,后队由曲永福和蔡贵临负责。
至于这些人的总指挥,那是从来不用提起,大家也都不会忘记,只能是秦月。反倒是秦月,从不这样的认为。或许这样的自然形成的领袖,比那些大树特树起来的,总是有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