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正源(2 / 2)

太子竟然还活着。

大部分的朝臣对这个突然出现的人都秉持着怀疑,但在他开口后,便没有人怀疑他的真实身份了。

端慧太子在一众朝臣心中的地位,不亚于普通民妇对观音菩萨的尊崇。

十年前羽化的元觉法师曾断言:大宴有端慧太子在,朝臣之幸、黎民之幸、大宴之幸。

端慧太子早逝,大宴朝堂乱了,若不是摄政王力挽狂澜,朝堂局势还得乱一阵。

摄政王拥护先皇二皇子为帝,二皇子资质平庸、不堪大任,朝中反对之声不少。

但摄政王依旧要扶持二皇子,二皇子为帝后,众人这才看清楚他只不过是一个傀儡。

他们一致认为摄政王的最终目的是皇位,没想到新帝驾崩后,他却拥护端慧太子上位。

但看到端慧太子孱弱的身体后,有人又猜测,端慧太子明显不是久寿之人,难道摄政王又想打着扶持其幼子的名义继续独揽朝纲?

可这次他们猜错了。

端慧太子继位后,改国号为正源,册封成王太妃杜妙仪为中宫皇后,帝后同居明净殿,封独子成王为永乾王,赐封地永山、乾州。

册封令一出,震惊朝堂后宫。

永山和乾州历来不封王爵,因为二地直接归属朝廷六部共同管理,封地若在这两个地方,相当于受到六部掣肘和监视,但凡有一丝不臣之心,便会立即被朝廷知晓。

可同样的,若永乾王一辈子当个闲王,不插手朝堂之事,这二地作为封地也是对他最大的保护。

正源帝对儿子的安排煞费苦心,有的朝臣渐渐回过神来,正源帝这一番安排怎么看都像是在交待后事。

永山、乾州不封王爵是大宴祖制,正源帝改了祖制,摄政王竟然没有任何反对,实属不正常。

他们不知道的是,摄政王非常满意,他这个侄儿不仅聪明还识趣,跟这样的人交易他很放心。

祖制又如何,他违反的祖制还少吗?规矩由强者制定,他不信,那些早已作古的祖宗先人们还能管他做什么!

他离那个位置只有一步之遥,谁也不能阻止他前进,他一定要站上顶峰,将整个大宴握在自己的手里。

<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