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甘-3(1 / 4)

大明江山图 妄语臣 7797 字 2019-10-29

夜幕下,冰冷的月光正铺洒在一座石砌殿宇的森严砖瓦之上。这殿宇看上去虽派头不小,但却完全不似皇宫中那般富丽堂皇,位处这山林之间,反让人感觉阴冷无比。

而在这大殿外高悬的门匾上,从右至左,书写着三个大字——無樑殿。

“谢殿下!”

忽然间,响起了一声众人的齐喝。只见,殿门外整齐列队的,正是不久前捉拿朱允炆而回的那支忠义卫骑兵。此时,他们人人手捧一个酒碗,满面红光地纷纷将各自的酒碗高高举起,之后一饮而尽。

而在大殿门口处,还站着两个人。

上首者手握金碗,长髯飘飘,剑眉虎目,气宇轩昂,一看便知乃帝室贵胄,似乎正是那即将夺得大位的燕王朱棣。

旁边另一人,则长着鹰钩鼻,手捧银碗,站在其下首的台阶上,恭谨的姿态仪表下,却隐隐藏着阴狠的目光,正是统领殿外这些忠义卫骑兵的那名为首千户——纪纲。

“接下来,这第二碗酒”

只听燕王朱棣面对众人,正在慷慨激昂地继续开口道。随着其手中金碗一横,旁边的亲兵侍卫便立刻为朱棣添上了满满一碗酒。与此同时,侍立在旁的其他亲兵也迅速为殿外一干忠义卫人马添好了下一碗酒。

“敬这四年来,为大明、为孤、为天下黎民苍生,牺牲于靖难之役的忠义卫阵亡将士!”

只见朱棣略显悲壮地说完此话,手中金碗内的酒液也已顺势缓缓倒在了地上。犹如这四年来,自北至南,洒遍大明江山数千里的无数血河。

“敬我忠义卫的阵亡将士!”

见势,站在一旁的那名忠义卫千户纪纲,也立即语气凝重地念道。而随着其手中银碗内的酒液径直洒向地面,一众忠义卫手下自然也同样效仿着,敬酒于地,同时齐声道:

“敬我忠义卫的阵亡将士!”

“好!至于,这最后一杯酒”

朱棣饮罢第二碗后,稍作停顿,待一旁的亲兵们再次为众人添酒已毕,原本略显悲痛的语气中,似乎又恢复了手握乾坤的万丈豪情,作为即将执掌江山、纵横天下的一代雄主,爽朗地笑言道:

“‘奉天靖难’既已成功,各位多年来为孤出生入死、披荆斩棘,皆立下了汗马功劳。孤铭记于心,一刻未曾忘记!不日,孤荣登大宝之际,也将是尔等衣锦还乡之时!除了惯例的因功封赏,孤将再额外赏赐在场的忠义卫将士每人白银千两!保你们儿孙也能富贵绵长!来,干了这最后一碗酒,既算是孤为即将荣归故里的各位勇士提前送行,也祝我们君臣能永远同享荣华!”

朱棣话音一落,纪纲立刻率众举起酒碗,附和道:

“多谢殿下!干!”

其余忠义卫士卒同样群情激奋地再度高举酒碗,每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无比的期待与满足。这些年来,浴血沙场,九死一生,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为的可不是老朱家到底谁当皇帝,更不是为了那些朝廷里面自己根本见也未见的所谓奸臣,大家心中真正图的,不就是大事既成后,给自己换来个封妻荫子、荣华富贵吗?因此,对于这最后一碗酒,每个人谢得也最为起劲儿:

“多谢殿下!干——!”

带着多年的辛苦、一路的杀戮、怀揣的梦想、还有富贵还乡的憧憬,众人将这最后一杯酒毫不迟疑地喝了个干净。唯有那为首的千户纪纲,垂首望着自己银碗内的酒液,似乎略有迟疑,但还是在稍作犹豫后,同样闷着头一饮而尽。

望着人人手中滴酒不剩的一只只酒碗,朱棣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阴冷笑容,随后,便令众人暂且在殿外待命,只吩咐纪纲,随自己单独入殿议事。

而在入殿之时,朱棣又意味深长地看了眼殿门旁的侍卫头领,对方似是立刻会意,无声地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