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京城开卖(2 / 3)

刚刚离开,去他妈那里了。”李东回答道。

“你们聊,我去看看,这孩子就是喜欢乱跑,可别迷路了。对了,亲家公,中午别急着走,我那还有一瓶飞天茅台,咱们整两杯。”李爸有些不放心大孙子,对着童学坤说了一句话就离开了。

“行,好久没喝了,还怪馋的。”童学坤痛快的答应下来。

“爸,最近公司业务怎么样?”翁婿俩没什么共同语言,李东只好找点工作上的事情聊聊。

提起公司,童学坤整个人显得容光焕发,他咧着嘴笑道“好的不得了,你们公司那个叶绿水还真是畅销啊,简直是供不应求,我们公司正打算再添20辆大货车呢。”

学坤物流,这两年的发展可谓是顺风顺水,随着李东公司的疯狂扩张,他们也是跟着一路猥琐发育。

从一开始十几人规模的公司,到如今已经发展成了旗下员工300多人,各种运输车辆80多辆的中型物流公司,公司估值几乎翻了几十倍,在物流行业也算是小有名气。

“有考虑过拓展庐州以外的市场么?”李东询问道,学坤物流的发展已经达到瓶颈了,肯定是要向外扩张的,而且物流运输,长途比短途的利润要高多了。

“有考虑过,我们打算先在周边几座城市试试水,看看情况再说。”在这方面,童学坤变得很保守,这是留给儿子的产业,还是以稳定为主。

李东也不勉强,保守一点也好,“那行吧,我让公司多给你们一些订单。”

……

京城的五月有些波动,虽然并没有缺少粮食,但是市面上的治安状况却是急转直下,根本原因,还是源自于朝鲜半岛上发生的内战。

从去年年中开始,南北韩之间的战争进入到了对峙阶段,在两国政府的默契之下,“要活命,去大夏”,这句话开始在半岛上流行起来。

毕竟无论是救命的流感特效药,还是吃饱饭的诱惑,都使得原本的每年几万人的半岛难民,短短半年之间,暴增了几十倍。

而且慢慢地,这些难民摸索出了规律,比起大夏的其它城市,他们更愿意去京城。

一来这里是天子脚下,物资充足,人心向善,在这里更容易生存下去;

二来这里是大夏中央所在地,对待难民,多少会顾及一点脸面,不会粗暴的对待他们,就算是遣返也会给足口粮,比其它城市有人情味多了。

一大早,金美慧就起床了,作为新媳妇,她几乎包揽了家里所有的家务活。

虽然很辛苦,但她却非常满足,毕竟比起在南韩朝不保夕的日子,这里天天都能吃饱饭,简直是天堂。

金美慧原本是和哥哥妹妹三个人,一起渡海逃难过来的,但是不幸的是,他们被抓了,欧巴最后落得个被遣返的结局,也不知道现在是死是活。

而她和妹妹,因为长得还算周正,被难民营的工作人员私下介绍给了本地居民,当一对老夫妻问她愿不愿意当他们的儿媳妇时,金美慧不假思索的就答应了下来。

于是她嫁到了现在的老毕家,丈夫是一个四十岁的老光棍,而且还酗酒赌博,但好在不会打老婆。

至于妹妹金美妍,则是嫁到了隔了两条街道的老朱家,丈夫同样四十岁出头,是一名老师,不过是二婚,家里还有两个孩子,美妍年纪轻轻的就给人当了后妈。

“妈,您死起了。”美慧看到婆婆起来了,赶紧打招呼,在逃难之前,他们这些人就拼命学习过华语,所以一般对话都没什么问题。

毕大妈差点被气死,但是看在儿媳妇还算勤劳的份上,耐着性子纠正道“是‘起’,我还等着抱孙子呢,不想早死,你给我争气一点。”

“,对不起,我一定改正。”美慧赶紧鞠躬道歉,生怕婆婆把她赶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