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夏扶友好合并条约》(2 / 3)

“万岁。”

黎彩草一家兴奋的欢呼起来,她这几天都在外面当志愿者,这个结果也有她的一份功劳。

不过像黎彩草一家这样庆祝的,在扶桑很少,大部分人都是松了一口气,然后就是失落,有些内疚,甚至有一些人选择了结束人生。

次日,扶桑政府正式向大夏政府发出了邀请,两边需要正式签订合并条约,以及商议具体的搬迁计划。

为了表示重视,大夏总统籁文胜,亲自率领了一支庞大的代表团,准备前往扶桑参加最终的签字仪式。

与此同时,东海舰队也开始缓缓的向扶桑西部海域靠近,一旦合约签订,他们会在第一时间接管全扶桑的军事武装。

10月8日,这一天也是大夏的国庆日,很有纪念意义的一个日期,两国领导人在秋田市正式签订了《夏扶友好合并条约》,这是继蒙古和越国后的第三份合并条约。

条约的内容与越国的那一份如出一辙,扶桑政府从即日起正式解散,整个扶桑将被设为一省,取名扶桑省。

之所以用了这个名字,主要是为了照顾日国人的民族感情,这也是对强者应有的尊重。

不过由于扶桑列岛即将沉没,新成立的扶桑省只是一个空壳,虽然成立了临时省政府,但主要职能还是为搬迁计划服务的。

等迁移结束后,临时政府就会被裁撤,只保留名义上的存在,毕竟连领土都没了……

呃,不对,也许还能留下几个小岛。

10月9日,赖总统离开扶桑,乘船返回了国内,随行的还有前扶桑首相大岩义明等一批军政高官。

大岩义明将出任大夏的政务院副院长一职,不同于民族委员会的主任,这个职位有相当大的实权,是有资格参与国家决策的。

10月11日,加尼福利亚共和国外交部,向大夏政府发出了强烈的外交抗议,双方互不退让,因此先后取消了一大批官方的合作项目,两国关系陷入冰点。

10月12日,经过了多方协商,扶桑搬迁计划正式出炉,计划时间至少为期一年,主要分三步走

首先迁移的是人,大夏已经做好了算盘的接收计划,其中京城将会接收100万人,主要是技术人才,首都拥有国内最多的科研机构,早就望眼欲穿了。

另外北越和南越也会各自承担50万人,那边刚好正在进行开发,同样需要引进移民,而且那边的新建房屋也是最多的。

剩下的人口将会平均分配到各省,按照经济发展水平,每一个省大概会在5万到20万之间,至于边疆地区,目前暂不作考虑。

第二步搬迁的是工厂,重点是实验室,包括无数的技术资料,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大夏这边同时也会出动大批专业人员,帮助拆迁以及后续的恢复重建。

经过统计,扶桑当前拥有各类大小工厂33万多家,主要集中在民用电子、现代农业和工业机器人,与大夏有非常强的互补性,也难怪连航母都出动了。

最后一步就是查缺补漏了,扶桑虽然舍弃了绝大部分城市,但是由于灾情来的突然,很多有价值的设备和技术资料都来不及转移,再不抢救出来,就真的没机会了。

10月13日,夏扶合并的消息终于传到南韩和北韩,在两国政府和民间都引起了相当大的反响。

南韩临时首都大田市,至于汉城,早在战争初期就毁于一旦了,不过好在主要的工厂在战前就被搬到了后方,损失虽然惨重,但还能勉强支撑。

此时,总统府内,正在召开一场紧急会议,南韩总统崔荣宰虽然还不到五十岁,但头发已经花白,脸上也满是皱纹,看起来想个六、七十岁的糟老头子。

他开口道“众位有什么想法,可以畅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