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条纹作战服的部队就是大夏海军陆战队第一师,属于王牌中的王牌。
这一次对东盟各国的作战中,陆军是绝对主力,海军只是配合作战,主要负责的是登录战和后勤运输任务。
昨天,陆战队第一师在南海舰队第二支队、内河舰队第四和第五分队的支援和配合下,对蔓谷发动了大规模登陆作战。
国反抗军虽然实力不俗,但是面对大夏强悍的军事打击,根本没有丝毫反抗之力。
在滩头的国反抗军五个师近十万人,仅仅只支撑了不到几个小时,就全面崩溃了。
而当时投入登陆的只有区区一个团而已,主要功劳还得归功于海军的舰炮、武装直升机和飞弹。
东盟的内战仅仅只停留在大炮加步枪的原始阶段,在面对高强度现代化战争的时候,所有抵抗都显得苍白无力。
大夏登陆部队只用了小半天就击溃了国反抗军的滩头部队,剩下的大半天时间都是用来了建立临时码头,卸下第一师的大量装备。
到了夜间,第一师以一个师的兵力,再次击溃了国反抗军在蔓谷的主力部队。
到了第二天,第一师主力就已经彻底控制了蔓谷。
作为首批攻进蔓谷的部队,应林强上尉率领的这支陆战连接到了命令,赶赴国反抗军临时政府所在地,逮捕了一大批当局要员。
相对于海军的轻松,陆军那边则是要辛苦的多,虽然各地的反抗军均是不堪一击,但是东南亚地区的交通实在是不敢恭维。
虽然出发之前,后勤部门已经给一线部队配属了大量的履带式装甲车,但是一路上依旧有不少地方无法通行,造成了众多的进攻延误。
这种情况让陆军高层很不满意,但是他们对此也是束手无策,东南亚那鬼地方就是这样子,除了继续增派直升机部队和加强后勤工兵的投入外,也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了。
接下来,大夏陆军第七军的第七师和第十六师,在海军陆战第一师的配合下,快速横扫北上,迅速拿下了国全境。
此后,他们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转头西进缅颠。
与此同时,残存的国政府军立即宣布欢迎大夏维和部队的到来,甚至军方还把仅剩的几支部队也调集到了一起,加入到了西进的队伍中。
另外一边,在佬挝,第九军的第八师和第二十一师,也在当地政府军的引导配合下,击溃了反抗军的三个师,并且迅速向寮国境内挺进。
而在玛来西亚,大夏陆军第七军的第十四师和第三十八师,同样迅速击溃了当地十六万多的反抗武装。
然后部队一分为二,第十四师渡海占领了整个加里曼丹岛,而第三十八师则是北上缅颠
短短半个月内,缅颠反抗军发现自己一下子就变成了孤军奋战。这种变化让他们大为惶恐,连接派出了众多使者前往大夏请求停战。
而且为了避免遭受更大的损失,反抗军更是直接下令前线部队原地待命,采取了坚决不抵抗的措施。
7月30日,缅颠反抗军发表声明,宣布单方面停止和缅颠政府的内战,并愿意接受大夏维和部队的进驻。
发表这种声明的背后,是大夏南海舰队的陆战第三师已经登陆了仰关,而陆军的第七师,也已经距离蔓德勒只有三十公里不到的路程。
8月4日,缅颠反抗军派遣特使,登上了南海舰队的江北号航空母舰,和维和军总指挥周彦章中将签订了停战协议,宣布无条件投降。
8月8日,京城,大夏总统赖文胜和国政府正式签署了《夏友好合并条约》。
8月9日,和佬挝签署了《夏佬友好合并条约》。
8月10日,和寮国签署了《夏寮友好合并条约》。
8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