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三十四章 移民黄云章(2 / 3)

有条件的人哪个不往南疆跑,越早去越占优势。”

这几年,北方的移民是一年比一年多,尤其是去年,仅仅半年的时间里,就有超过两百多万人自发移民到了东南亚地区。

这个数字可是相当恐怖的。

好在如今造船业恢复的很快,客轮造的也是越来越大,动不动的就是七八万吨级别的,这才保证了足够的运力。

而且为了运输移民,政府还会给予船票补贴,所以现在的航运公司在设计远洋客轮的时候,特别注重移民运输这一块。

“小黄,你说咱们这一趟真的能发财吗?”同乡老马问道。

黄云章显然是铁了心,“好了,睡吧,总之不管能不能发财,反正比留在老家强。”

一夜无梦。

第二天,黄云章一行八千人登上了南下的客轮,先是沿着海岸线到达了魔都,休整了一天后继续沿着海岸线南下,随后在羊城又休整了一天。

然后再继续向南,中途不断地有移民下船,最后船队穿过了马六甲海峡,到达了本次航行的终点站。

一上岸,黄云章便充分感受到了缅东省的荒凉!

这种荒凉并不是穷山恶水,自然环境有多么的恶劣,而是指荒无人烟。

出了首都仰关,移民车队向北走了几百公里,沿途尽是黑漆漆的一片。

不过在车队即将进入蔓德勒城区,经过城市外围的郊区时,所有人都惊讶地发现,这里居然有一大片棚户区,甚至周边还有市集。

而且最关键的是,这里居住的都是印度人!

“这些是印度人吧?哪来的?”黄云章好奇的问道。

眼前的这些人瘦瘦的,黑黑的,明显与黄种人长得不一样,与他在电视上看过的印度人倒是非常相像。

“从印度那边偷渡过来的。”带队的何队长解释道。

“走陆路过来的?”

地理成绩不错的黄云章当然知道,别看缅东省与印度半岛中间隔了个印度洋,但其实它们有部分领土是接壤的。

“嗯,海上太远了,他们的小船划不过来。”

“那咱们的人不管管?”

“管?怎么管,咱们才多少人,根本管不过来。而且把这些人集中起来,对我们来说也有好处,蔓德勒现在最缺的就是人力。”

“……”

无暇再顾其它,车队很快进入城区,在这里,到处但是一副热火朝天的场景,大家终于找到了一点现代社会的影子。

一下车,就

有负责接待的官方人员,带着移民们来到了城西的一大片简易营房,并分配好让他们临时居住。

听说这些临时安置的房屋,原本是军方的军营,是为了安置移民这才腾出来的。

在大夏,军队向来讲究军民鱼水情,而今又恰逢末世,军队更是国家稳定的基石。

因此军人的社会地位非常高,就算是大头兵,那也是百里挑一才能够入选的。

另外,大夏军人的待遇也是极好的,这个待遇不仅仅是指服役期间温饱无虑,更是指退役后的待遇以及附带的社会地位。

通常来说,哪怕是普通士兵退役,也可以申请调任基层的警务人员。

尤其是当下,社会矛盾尖锐,政府出于和谐社会的需要,对警力的需求几乎是无止境的。

不过想要参军的人多了,军方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普通人已经是很难获得参军的机会。

黄云章也是尝试过报名参军的,但是军方的要求实在太高,对身高、体重和体能等都有要求不说。

而且对家庭情况也有硬性规定,家里的直系亲属不能有犯罪前科,而且不招收独子。

黄云章的其它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