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02号矿区的储量,就算把所有煤炭都开采光了,获利也不会超过2000亿夏元。
因此,我方认为1500亿夏元才是它的合理估值。”托德罗杰斯说完,还顺手拿出了一份评估报告,上面罗列的数据很详细。
李东一点也不着急,也把自己一方的评估报告摆了开来,“罗杰斯先生,你没有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因素,以及煤炭价格不断上涨的趋势,这点请恕我无法认同。”
“一个是采矿权只有30年的煤矿,一个是可以一直经营下去的发电厂,我想孰优孰劣,应该不难分辨吧?”托德罗杰斯同样寸步不让。
“这怎么能混为一谈?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而发电厂只要资金到位,要多少就能建多少。”
“煤炭确实是不可再生资源,我承认。不过这世界上,可不仅仅只有煤炭才能发电,像是石油、天然气、风能、可燃冰、水电站,甚至是核能,每一样都可以发电。我们不是没有选择的。”
李东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反驳,他确实有些高估了煤炭对发电厂的作用。嗯,也不能说是高估,用“忽略”来形容也许更恰当。
这不是没有理由的。
末世地震频发,核电站有安全顾虑,而且核燃料的来源也是一个难题,全世界80的铀矿主要集中在奥洲大陆、茄拿大、哈萨克思坦和南菲四地。
如今,茄拿大和哈萨克思坦因为气候恶劣的原因,根本不适合开采。而剩下的两地,那就更不可能了,南菲是敌对方,大夏也是只进不出的货,所以核电计划还没实施就已经胎死腹中了。
至于水电,末世降水少,自然条件不足,小规模还行,大规模就不切实际了。另外,风能也是同样的原因,难以形成规模。
接下来的石油和天然气,早在上个世纪初,就被人类开采一空了,要不然也不会有后来电动汽车和电池行业的全面大爆发。
最后一个是可燃冰,它的储量是普通天然气能源的1000倍,一旦得到开采,足够人类使用上千年。
唯一的麻烦就是技术不太成熟,而且它唯二的两个产地,一个位于陆地上的冻土层,以当下的自然环境,想都别想。
另外一个位于深海海底,之前因为频繁的海底地震,不仅破坏了大量的可开采区,而且也增加了很多危险,连带着开采成本居高不下,堪比鸡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