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早在魔交所开业的时候,就由李东和当时的索尼集团社长板田忠友亲自敲定。按照约定,双方各出资220亿元,在吉龙坡投资建设一座水泥厂。
不过因为生产技术方面的原因,李东自愿放弃了经营权,这只是一次单纯的投资行为。
如今五六年过去了,随着南疆大开发的进行,当初的水泥厂取得了巨大成功。工厂规模一扩再扩,如果按照年产量计算,它已经跻身于国内排名前十位,世界排名第18位。
“李董,这次政府迁都,无论迁到哪里,都代表着新一轮的南疆开发大潮要来了,咱们得水泥厂应该要把握住这个机会。”平井正一回答道。
“哦,你们有什么计划?”李东若有所思的问道。
平井正一显得很有信心,“我们希望把水泥厂的年产量再翻一倍。”
“去年水泥厂的年产量是多少?”
“11亿吨。”平井正一脱口而出。
“那就是22亿吨了,你们想追加多少投资?”只要风险可控,李东当然不愿意错过这个机会。
“我们双方各300亿。”
长河集团这几年的营收总体上还算不错,再加上股市套现,手上倒是留有不少闲置资金。本来这些钱是准备继续投资奥东省的煤矿,不过今年国家延迟了煤矿区的招标时间,暂时可以挪用一下。
“原则上没问题,具体情况,等国会结束后,我们再详谈。”李东点头答应下来。
“合作愉快。”
平井正一的脸色有些复杂,既有筹措到资金的欣慰,同时心里也有一点小遗憾。在水泥厂,两边各持股一半,他原本想通过这次机会,拿到控股权的。
只是没想到对方这么财大气粗,300亿元,说投就投了。
接下来,李东始终是聚会的焦点,无论走到哪,都有人上前攀谈,谈国内外局势,谈合作,谈迁都前景。
……
2150年6月13日,本年度第六次国会特别会议,正式在国会大夏召开。
参加本次国会的议员一共有832人,相较于八年前,因为新增省份以及人口的增加,议员名额多了几十个。
会议开始,在国会的讲台上,黄宣俊作为迁都提案发言人,开始了长达半个小时的发言
,表达了迁都的必要性和急迫性。
“……根据气象专家的预测,未来十年内,北方地区的气温将会降到零下四五十摄氏度,来自北边的冰冻线将以每年05纬度的平均速度向南推进……”
“……即便是最好的情况下,五年后,冰冻线将扩张到秦岭淮河一线。届时整个北方地区将会被厚达十几米的冰层覆盖……”
“……南下是唯一的出路,早做准备总比临时抱佛脚好……”
当他发言完毕后,获得了不少支持迁都议员的掌声,可是也有相当数量的议员还在观望中。
这些观望的议员主要来自首都和北方地区,迁都影响很大,一旦首都迁走了,无论是发展重心,还是资源分配,对北方各省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尤其是部分来自矿区的议员,民众可以迁走,工厂也可以迁走,但是矿区迁不走。更何况本土高达九成的煤炭资源都集中在北方各省,这些矿区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被放弃的。
当黄院长发言完毕后,第一个站出来提问的是议员张俊宝,他问了一个所有首都人民都关心的问题“京城居民怎么安排,是整体搬迁还是分散安置?”
首都户口很值钱,这是切身利益,一般老百姓都不愿意放弃。
黄院长回答道“张议员,我是南迁计划工作小组的成员之一,我可以回答你这个问题。迁都过后,按照自愿原则,京城居民可以选择保留京城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