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变堆商业化试运营》法案。
当法案公布,整个世界的目光都开始聚焦其上。
这份为期10年,计划总投入达到两万亿元的惊人法案,核心目标是在2161年之前,完成聚变示范堆的建造。
第一阶段2151年~2155年,主要是验证工程技术可行性与集成部件测试,要求聚变功率大于500、氚自持、等离子体稳态运行、反应堆的运行因子大于60
第二阶段2156年~2161年,全面演示聚变发电以及聚变发电的经济性与安全性,要求聚变功率约18000和运行因子大于99。
法案的具体内容则包括‘促进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加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供应链的安全和可靠性’、‘放宽民间管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方方面面。
总而言之,就是以整个大夏可以动用的最大国力,来推动可控核聚变项目的进程。
当法案正式发布,大夏科技股板块再次迎来新一轮的暴涨。
截止2月15日收盘,绿能新材料的市值突破到了18万亿元,连续一个星期涨停。
其它几家重量级科技股公司,大夏核工业集团、北方电力、中天科技、特变股份等等,这段时间的股价同样在快速上扬状态。
这个对于可控核聚变产业至关重要2月份,并没有因为这一份法案的公布而结束。
2月20日,西米国的trialha公司,在亚马逊河流域的马瑙斯召开发布会,宣告重启仿星器计划。
仿星器是可控核聚变磁约束的另一种实现方案,与主流世界的托马斯方案同样大名鼎鼎。
至于trialha公司,一般人可能不了解,但是说道它的母公司古歌公司,那就如雷贯耳了。
古歌公司虽然如今大不如末世之前,但实力依然不可小觑。至少它在人工智能方面,有着深厚的底蕴和积累。
另外,说一个有意思的话题。
虽然在大家的想象中,可控核聚变的出现势必会威胁能源巨头们的利益。理论上,能源巨头们应该对可控核聚变的研究恨之入骨,恨不得将它打上“异端”的标签……
然而事实的真相,却与公众们想象的“现实”恰好相反。
也许是因为可控核聚变距离真正成功遥遥无期的关系,反正很多商业核聚变公司的投资方,恰恰正是那
些看上去利益受损的能源巨头。
比如著名的hel能源公司,便是米国石油公司艾森克美孚领投。
而
t能源公司的惯性约束项目,除了受到三阿尔公司目以及盟能源署的支持之外,部分研究经费更是来自石油巨头道达尔公司的支持。
2月25日,盟方面也不甘示弱,同样宣布另起炉灶,在盟新总部卡南加成立可控核聚变研究基地。
一时间,可控核聚变成为全世界最炙手可热的话题,就连李东也避免不了,被江北的夏书记邀请回庐州,参加省里举办的研讨会。
2月30日,庐州市省委第一书记办公室。
翻着手中的计划书,李东莫名地感觉有些压力山大。
“2500亿元……这还只是一期投资,规模是不是太大了?”
而且不只是钱的问题。
尤其是在计划书中的那句“凭此聚变电厂,便可满足江北全省用电之需求”,怎么听都像是在放卫星。
要知道,江北省一年耗电量可是达到了亿千瓦时,在南方各省当中遥遥领先。
哪怕是这座聚变电站全天24小时不停运转,想要在一年内完成亿千瓦时的发电指标,那也至少得21300的功率了。
21300的发电功率是什么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