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小悠回来了?那个小伙子是小悠的男朋友吧,我记得几年前来过一次。”
“是的,是的,小悠国庆节就要结婚了,到时候大家都来喝一杯喜酒啊!”韩母也不瞒着,赶紧解释道。
“这是好事啊,小悠一看就是有福气的人!”王大妈恭喜道。
早就听说老韩家的二闺女在大城市找了个男朋友,尤其是小悠这孩子每次寄钱回来,韩母都会炫耀个几天,生怕街坊邻居们不知道。
不过韩母终归还是有分寸的,怕搅和了女儿的好事,因此并没有把亲家的背景曝光,只是对外宣称女儿找了个大城市的男朋友。
“大城市什么都好,就是房价太贵了,小悠他们的新房花了小三百万呢,想想都心疼。”韩母脸上乐开了花,但还是强忍着“谦虚”道。
刚好路过的李阿姨惊呼一声,“唉呀,这么贵啊,在我们这里都能买十套像样的房子了。”
“大城市,不能比的。”韩母解释了一句,然后继续说道“房子是小悠婆家买的,靠他们小俩口,不吃不喝一辈子都买不起。”
“老姐,你这就等着享福吧!”王大妈羡慕道,只恨自家的傻女儿不是读书的料,上不了大学,只能嫁给本地人。
“哈哈……好了,回头聊,亲家母来了,我这忙着呢。”
韩母关上大门,回到客厅里,童瑶等人已经和韩家人聊在一起了。
韩家是一个大家庭,韩父是小学教师,韩母是家庭主妇,两人一共生了五个孩子,三男两女。韩悠悠排行第四,上面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下面还有一个正在上高中的弟弟。
此时,客厅里面坐着的,除了韩爸,就只有韩悠悠的大嫂、二嫂和大姐,以及两个还没到上学年纪的小外甥。
韩大姐嫁在本地,接到消息后,特地回了娘家。至于韩大哥和二哥,两人都在羊城打工,估计只有在小妹结婚时才会赶回来。剩下的人,此时正是上学时间,当然不在家。
韩家住的房子是由两套小房子打通后连在一起的,看起来至少有一百二十多平,全家十三口人全部挤在一起,勉强能住下,这也是当代最普遍的家庭形式。
韩父问起了准亲家公的情况,童瑶摇着头苦笑道“李鹭他爸在庐州出差,一时赶不回来,还请你们见谅。”
“难怪,我昨晚还在电视上看见李董了,据说是在
搞什么聚变堆,连总统都出面了。”
自从得知二女儿的准婆家是鼎鼎大名的李首富家,韩父就特别关注起这方面的新闻。
“唉,都是瞎忙……不瞒你们说,去年我们才生了唯一的小女儿,结果他这一出差就是小半年,女儿都快不认识爸爸了。”童瑶叹气道,这真是越有钱越忙,也不知道图个啥。
韩母听了,下意识地插了一句,“亲家公是干大事的人,不像我们家老韩,一辈子就只能当个教师,连个破主任都混不上。”
童瑶有些尴尬,勉强劝解道“工作不分高低,平凡才是真,一家人平平安安在一起才是最重要的。”
“是啊,叔叔教了一辈子的书,桃李满天下,论贡献,不比我爸差。”李鹭赶紧附和道。
韩父的脸色这才好转!
韩母也自知失言,连忙转移了话题,“李鹭,婚礼准备的怎么样了?你们是准备大办还是简办?”
“应该会大办。”李鹭回答道。
童瑶补充道“他爸倒是想简办,但李鹭他奶不同意,觉得这是孙子辈第一个结婚的,所以做主办个热闹些的婚礼。”
“热闹点也好,喜庆!”韩母开心道,毕竟大办,自家脸上也有光。
韩悠悠突然想起了什么,只见她从口袋里掏出手机,宝贝道“爸、妈,我这还有拍的婚纱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