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双管齐下(2 / 3)

凑数挂名参阵,显然不能做大指望。

幕府直属部队,还有三好(义继)、革岛、山冈、这些亲近势力,自然很愿意上前斩将夺旗,却又缺乏打硬仗的能力。

还有一个松永久秀,以前是左右逢源长袖善舞的人,但这次他派其子久通加入三好长逸,其本人也犹疑了半天才表明态度,虽然没被追究,却已经失去了信任,现在是各方面各派系都不怎么待见他了。

一般来说这种情况下最好的选择是到纪伊国去找一些靠谱的雇佣兵,师出有名,以多欺少的局面,杂贺众、根来众都挺愿意接单子的。

尴尬的是,足利义昭没钱。

上洛三年半,幕府已经实际掌握了山城国四成左右的土地,拿回了近畿二十几处御料地或关所的控制权,取得百余家传统寺社的承认。凭借着上述的地产、关税、寺社进献、徭役捐赋,刨去日常礼仪支出外,最多能维持六千人的部队。

纵向对比之下,足利义昭堪称是一百年以来,实权最强的幕府大将军了!

不过——

横向一比较,就只能算是个不太起眼的中等势力了。

去年平手汎秀雇佣杂贺党三千人打了两个月仗,花了五千贯。这笔巨款,幕府上上下下就算不吃不喝,也要凑个一年半载。

翻来覆去,反复思量,权衡利弊,最终足利义昭觉得唯一可以接受的办法是——

令近几年扶摇直上的当红小生平手汎秀来打先锋!

让他立下功绩,是幕府和织田家都不反对的。

唯一问题是兵力有点少,据说其本人声称,是留了近半数力量在和泉、淡路镇守,只带了五千人出来,历经旬月转战之后有所折损,剩余可用之兵仅四千余了。这倒不需担心,再找适当的人混编协助就好了。

于是足利义昭立即唤来诸将,对于刚才的战果加以表彰宣慰,而后径直开口提议说“虽然击败了朝仓家的殿后部队,但却也被拖延了不少时间,敌人的主力想必已经顺利撤回。如今柴田、浅井二位需要休整,就由平手中务接任先锋,继续进兵如何?”

平手汎秀早有准备,立即毫不犹豫地应承,同时反馈道“属下所部兵力稍嫌不足,倘若能再补充二三千人,便更有把握。”

“所言甚是。”足利义昭点点头,“不知您属意何人?”

“属下之意是……”平手汎秀打算慢条斯理说出来。

结果德川家康抢着出列,高声说到“德川家三千兵卒,愿与平手中务一同进兵!”

“唔唔……”足利义昭不置可否。他心想着你是织田家的死党,但至少不是织田家的家臣,实在不行应允了也无妨,但若是能有更好人选……

此时队伍末尾突然冒出一个人来“我等美浓国众先前在岐阜城下违反号令进退失据,险些酿成祸患,恳求公方大人允许我等出战,以求将功补过。”

“美浓国众?”足利义昭皱了皱眉,“阁下似乎有些眼生……”

“鄙人竹中重治,一介微末之人,随织田左近(信忠)拜见公方大人。昨日我与稻叶、安腾、氏家等诸位商议过了,大家凑出二千五百精锐,姑且算在鄙人名下,跟随大军出征,寻求洗刷污名的机会。”

“噢……”足利义昭心念一转,有些意动。竹中重治的名字他听说过,是美浓三人众之一安腾守就的女婿,据说隐居了好几年,上个月守卫岐阜城时凭在野之身立下功绩,方才回到众人的视野。

那么现在这人站出来,很明显是代表美浓国众的立场。

而美浓国众在信长遇刺的时候,立场很不稳定,差点就倒向了朝仓……

想到这里足利义昭便觉得可行,但仍流程性地向织田信忠发问了“织田左近,美浓国众乃是阁下的家臣,您以为如何?”

“在下来此前已经同意竹中殿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