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流言蜚语岂当真(2 / 3)

只要不引人注目且向掌柜送个小红包,也可以得到默许。

名称奇怪,听起来很不入流,规模却不凡,见方二三十间的院子(即边长35到50米),外墙下为石基,上覆塀门,高有丈余(3米),四角建了可容数名弓手把守的哨塔,正中是三座两层木制结构房屋拼成一个凹形,侧边还立着三四丈的瞭望台,后面则空出来做马栏与库房。

乍一看上去,这间宿屋说是城堡也没问题。

再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老板在大门口挂了块显眼的大牌子,上面清楚地写着

“本店多年来从未停止向清水寺的高僧大德们进献香火,凭借着虔诚礼佛之心,获此镇宅辟邪的经书三卷,由圆冕大师亲笔所著,供奉在正殿,是故诸般宵小之辈不敢稍有觊觎,各位客官尽可安心居住。”

很显然,这“汉庭屋”与附近的法相宗名刹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若非如此,又怎么能在这礼崩乐坏的时代,给予过往行人足够的安感呢?

………………

“……您要去备前一带进货吗?嘿嘿,这可不巧,鄙人刚从西国回来,知道那里的变动。山阳道的重镇室津城前些天被浅井家奇袭所获,浦上家心有不甘发兵围攻企图夺回,一片兵荒马乱的,恐怕不是做生意的好时机。”

“啊?怎么这样?跟之前的消息完不一样了!我是听说浅井新败,无力进攻,备前一国十分安宁,这才上路的啊!”

“您听到的倒也是对的,只是过了时。一个多月前发生的合战,的确是浦上获胜,浅井落败,谁能预想这么快就局势逆转了呢?”

“唉,总之老是打来打去,吃亏的总是老实本分的商人。话说我前些天在东美浓,借给串原家五百贯钱,月息只收七分,没料到转眼武田军杀到,串原家一门都死干净了……”

“呵呵……七分月息?界町的惯例是年息三成,你这都超过了好几倍,摆明了就是高利贷嘛!想赚这个利钱,就要有血本无归的心理准备!”

“我看你是找打吧!界町就了不起了?非得按照界町的规矩来?我们美浓人的规矩,就是月息七分!”

“打就打啊!老子的外甥也在美浓做生意,怎么没听说过有这个狗屁规矩?”

……

“师兄放弃远江的丰厚家业不要,来到畿内却是为了哪般呢?京都附近虽然也算富裕,但老一辈的高僧太多,恐怕没我们这些年轻人出头机会。至于再往西,那就多是贫瘠之地了。”

“唉……凑活着过吧,先随意找寺庙挂单,日后再慢慢考虑前程。再呆在远江,只怕被战乱波及,小命不保。”

“武田家果然是要兴兵的?这可糟了,他们与我日莲宗素有积怨。”

“现在甲斐是图穷匕见,就等北条家的老家督闭眼了,世人皆知新家督一登位便会正式抛弃德川,与武田重修好。”

“老家督,就是太清轩(北条氏康)吗?不是已经中风卧床多日了么,怎么仍旧在管事吗?”

“管事的是其子左京殿(北条氏政)。但左京殿魄力有些不足,不敢在父亲生前有什么动作……”

“可真是……对了,西国的毛利陆奥(元就)刚刚去世。一西一东两位人物离场,总觉得各方会继续动荡不安下去啊。”

“终是去世了吗?几年前就听说顽疾已深……嫡孙尚幼,庶支强大,不知毛利家会不会……”

……

“小弟听说平手家在和泉厉兵秣马,整军备战,哪位大哥知道其中内情吗?”

“嘿嘿,这你可问对人啦!”

“怎么讲?”

“我嫂子的表哥,是岸和田城的一个守卫,从他那里,我听说——平手家这次行动,八成是要开进京都勤王的!”

“哎呀喂!可不敢胡说,可不敢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