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隔河对峙(2 / 3)

二军遂就地布阵。

双方很有默契地,沿着一条小河流分居两侧。

第二天,日上三竿之后,斥候回报,织田信长的本阵似乎布置在距离水岸约二十町(2公里)远,一个名叫“旭之丘”的小山坡上。

北面是浅井长政军所在,位于两河一山的夹谷中间,按理说是最安的地带但是也最不方便转移。

南面的谷地,有美浓三人众和南近江人的旗帜,应该是代表了竹中重治在这次政治行动中的存在感。

织田信忠暂未出现,可能被安排在更远处守着背后的路桥。

平手汎秀同样亲自居中,靠着高屋城设阵。

当然还强行拉上了足利义昭。

北面交给了长宗我部元亲,以及汤川直春、三好康长等人。以知名僧院“道明寺”为地标集结。

南面则是德川信康和三云成持。他们赶走了“大黑町”里面的商人,占据了库房和长屋作为阵地。

双方都是以中路为主的配备。

分隔东西两军的,是一条名为“石川”的河流。此川乃是大和水系的分支,流势平缓,河床不深,最窄处仅有十间(18米)左右,最宽处也不超过三十间(54米)。

方圆半日路程之内,两岸有五到七座可用的小桥,对交通来说不存在太多障碍。就算桥梁被毁,涉水强渡也没什么太大的困难。

相应的,这么小的河里行船就很罕见,只有极少量的渔民而已。

两军对阵之处,总体来说还是一片坦途,略有山河阻隔但完够不上天险的级别。据守仍然具备一定优势,可是强攻也绝非不能考虑的。

……

“真是这些宝贝架好了才让人放心……昨天可是好险!”仔细盯着“片甲车”和“百裂炮”的运输,小西行长抚着胸口摇头,心有余悸道“当时这些兵器没有安排好,我军人数又是劣势,万一处在下风可能就一发不可收拾……幸好对面没有力进攻。今天列好车阵,平手军已是不败之地。所以说织田弹正用兵,怕还是有些疏漏……”

“呵呵。”岩成友通捋须一笑,对这位近来变得越来越亲近的年轻同僚解释说“这可不是用兵的疏漏!您以为昨日织田弹正大举压上,便颇有胜算了吗?”

“难道不是?”小西行长不服“占了数量优势,又是围点打援,以逸待劳,理应趁我们立足未稳,便寻求速战速决。”

“您的意思,是让他把麾下最值得信任的部队派出来死战,然后,浅井、竹中在两旁保存实力,坐观成败?”岩成友通微微一笑,如此反问。

小西行长顿时哑口无言,良久摇头叹道“看来我还是太年轻了……照您这么说,对面的织田弹正,是不能冒险发动决战的。然而主公前几日已经说的很明白,他们的后勤远远不如我们,绝对拖不起时间……敌方既不能急也不能缓,那不是我们必胜无疑?”

“这可未必。”岩成友通仰首望天呈现出奇妙的表情,幽幽道“以前平手刑部大人曾郑重说过,织田弹正作战,最擅长利用天时地利与人和。这话我仔细琢磨之后,发觉说得实在太有道理了。”

“天时?天……莫非指的朝廷?”小西行长猜测到“如今京都毕竟还在人家掌握,莫非会用到公卿们的影响力……”

“其实,让一条权中纳言(兼定)离开京都重返四国,就已经等于是用朝廷这张牌给我们施加压力了。”岩成友通皱了皱眉“这起码牵制了五千名士兵。”

“地利的话,附近似乎没什么可用的……除了大和水系偶尔会涨潮之外……”小西行长说到这里忽然警觉“这可是个大问题!敌方布阵所在,不是山就是谷的,我们倒是呆在平原上……”

“真是有点老了,您不说我倒没想到……这个刑部大人应该不会忽略……不过以防万一我们还是待会提一下建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