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千里眼成功(1 / 5)

改变 松一般坚韧 9505 字 2021-05-09

第一百三十二章千里眼成功

张知木他们制作完玻璃管都放在玻璃炉旁边,然后告诉玻璃厂厂长,这些玻璃管儿要慢慢的冷却一晚上,让他帮着看着一点儿。

回去后张知木领着三个人搬出来一坛子煤焦油,把一个大锅架在一个比较通风的地方,把煤焦油倒在锅里,然后在锅底下点上很小的一点火,慢慢的加热。张知木告诉这三人煤焦油里含的都是易燃物质,不能让他们见明火,否则着起火来就很难扑灭了。正常的办法应该是隔着水加热,但是我们现在用的很少,人看着点儿就行了。这是要把那些易燃物质都蒸发出去,剩下的就是沥青。这样张知木等人一步不离的用小火熬着煤焦油。等到最后锅里只剩下粘稠的东西,停止加热后,在这些物质逐渐变硬时,加入松香搅拌。

拿出这些混合物,等到他们变得有点儿硬了的时候,放到一边。

第二天,张知木他们拿回来玻璃管儿,找来一个焊机,点燃火焰,把一个玻璃管儿慢慢的加热到柔软可以变形了,把它们慢慢的盘成螺旋状,再将这个螺旋状的玻璃管儿口加热到软化了,同时把另一个玻璃管儿口也加热到软化了,把两个软化了的玻璃管儿口对在一起,然后在玻璃管儿另一端吹气儿,这样是为了保证玻璃管不被堵上。两个玻璃管儿就焊在一起了。

把洗净碾碎的绿矾放在一个坛子里,坛子口封堵上留一个小口用一个带橡皮塞儿的玻璃管堵上,这个玻璃管儿再用橡皮管儿和那个盘成螺旋状的玻璃管连上,这个螺旋状的玻璃管放在冷水里,那个与这个螺旋管焊接在一起的玻璃管的另端伸到一个大烧杯里。整个烧杯和玻璃管儿口要比螺旋状玻璃管儿低一些。烧杯里要少放一点儿水,让水没过玻璃管儿的口。都准备好了,就开始加热装绿矾的坛子。

张知木告诉他们,一会流出来进到到这个这个烧杯里的就是炼丹家所说的绿矾油,其实也叫硫酸。这些硫酸是从坛子里蒸发出来又在螺旋状玻璃管里冷凝出来的,为了怕硫酸冷凝的不彻底,在烧杯里放了一点水,气态的硫酸很容易就溶于水。这样就不会逃逸出去。

孙亮问“这硫酸是做啥用的,我们的透镜能用上吗?”

张知木说“这次硫酸用不上,可是这东西太有用了。以后的用处说都说不完。这次我们要用的是坛子里的东西。”

等坛子里不在有硫酸冷凝出来,把坛子的口,打开,用棍子在坛子里搅拌一下,后再次加热。

最后打开坛子盖儿一看,坛子里面是红棕色粉末。

等坛子不太热了,就又在坛子里放进水去搅拌,然后放置沉淀,沉淀完成后,把水倒出去。把红棕色粉末沉淀物倒出来晾干碾碎。

张知木告诉他们,这个过程是把绿矾(也叫硫酸盐铁)加热分解成氧化铁和三氧化硫,三氧化硫又和绿矾里的结晶水结合,生成硫酸,冷凝后硫酸就留在了玻璃烧杯里了。坛子里剩的就是氧化铁了,又加入水在坛子里是因为氧化铁不溶于水,绿矾溶于水。加入水后又到出去是把溶解了的残留绿矾清除去了,这也是净化氧化铁的过程。

到此为止,所有的材料就都准备好了。

把沥青和松香混合物做的抛光材料,用热水烫软,试试刚好用手能按动。用磨好的透镜,在抛光材料上用力压出来一个圆弧面儿,再用薄铁片压出网状条沟。把用水调好的氧化铁抛光物涂在抛光材料的弧面上,在用透镜用力压住一段时间,使透镜和抛光材料结合的更好。

这样就可以进行抛光了,手法和磨镜片相同。等磨到镜面能反光,就是抛光好了。

留下孙亮他们抛光镜片,张知木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开始写窑岗的发展规划大纲。

他开始用一张大纸,把窑岗的主要河流山岗位置画好,然后仔细分析了现在的生产和生活设施的分布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