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7喜欢(2 / 5)

教养孩子的事,只希望她那几个兄弟能够明白父亲的一片苦心。  端木贵妃抬眼看向了窗外的碧空,外面的庭院中回响着单调尖锐的蝉鸣声,不绝于耳,带着一种声嘶力竭的无力。  七月中旬,天气越来越炎热,端木宪打算入秋就把几个年岁大的孙儿送去书院,尽快打点好了一切,之后,就让端木珩亲自登门去见几个儿子把他的计划说了。  四房和五房的反应最快,立刻就趁着端木宪休沐的时候,亲自把几个年幼的儿子送到了端木府。  这几个孩子最小不过四岁,最大也才八岁,都还只是孩子,不过他们对于离家来祖父这里住都表现得出奇的适应,毕竟在几房分家前,他们就已经跟着端木珩一起在外院居住、读书了,现在也就是又搬了回来而已。  几个堂兄弟凑在一起就有说不完的话,跑去庭院里玩耍,端木宪、端木腾和端木朔父子三人则坐在正厅里,目光不时透过敞开的窗户看向庭院里的几个孩子。  四老爷端木腾和五老爷端木朔对端木宪一贯是畏大于敬,正厅里,气氛略显僵硬。  端木腾清了清嗓子,勉强找了个话题“父亲,以后这几个孩子就要烦扰您了。”  端木腾和端木朔当然也舍不得儿子,可是若不把孩子送过来,以后这几个孩子与端木宪、端木珩只会渐行渐远。为了几个儿子的未来,也为了让他们得到更好的教养,也必须把孩子送来。  端木朔连忙附和道“要是他们几个不听话,父亲您尽管罚,千万别客气!棍棒底下出孝子!”  端木宪淡淡地看了两个庶子一眼,“你们也不用把我当洪水猛兽,该教教,该罚罚。”  端木腾和端木朔连声称是。  正厅内,又静了一静。  兄弟二人彼此交换了一个眼神,最后,端木腾迟疑地开口道“父亲,其实前两天有人来找我,打探为什么会分家。”  端木宪挑了挑眉,眸光锐利。  端木腾一对上端木宪就有些心里发虚,硬着头皮往下说“对方话里话外还暗示,说我在现在这个位置上太久了,可以升升了。”  其实,对方一开始来找自己探口风的时候,端木腾也只以为对方是好奇,毕竟自分家以来,不乏好事者来找他打探过这件事,端木腾不敢多说,一向都是打哈哈地敷衍过去。  但是,这一回不同。  对方明确地暗示了,可以设法助他升迁。  朝廷的升迁自有它的一套规矩,考评不说,还得有合适的空缺才行,他升上去,就意味着有一个官员调离他的职位,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升迁可不是随随便便可以达成的!  很明显,对方是想以此作为交换条件,对方是觉得端木宪不管他这一房了,他为了前程,必会答应。  这么一来,端木腾反而想明白了,对方不是因为好奇随便问问,而是别有所图。  端木腾越想越觉得如芒在背,这一次,即便不是为了送几个儿子过来,他也想跑一趟端木府来见端木宪。  “父亲,”端木腾看了看坐在他对面的端木朔,“不止是我,五弟这边也有人去找过他探口风,还许以重利。”  端木朔连忙表忠心道“父亲,儿子可没敢应,只说父亲您是为了让我们自己立业。”  端木朔自小就在读书上没什么天分,所以才会管着府中的庶务,他既没功名也没官身,以后他们五房需要仰赖端木宪的地方还多着呢,说得难听点,最怕惹恼端木宪的就是他们这一房了。  端木宪捋了捋胡须,问道“老四,来找你打探消息的是何人?”  “儿子也不知道。”端木腾有些尴尬,摇了摇头,“就是前天,儿子在九思班听戏的时候,有人过来凑了一桌,说是在一次诗会中与我有过一面之缘。本来,他也只是跟我聊戏,聊着聊着,就打探上了我们家里分家的事……”  说句实话,端木腾对于升迁也并非是不动心,可是天上没有白掉的馅饼这道理,他还是懂的。  自打分家后,端木腾算是彻底明白了当家不易的理,行事总是谨小慎微。  以前住在端木府中,有端木宪在,他们做事就有底气,出了事也有端木宪兜着,但是分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