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楚王韩玄(2 / 2)

葛瑾背楚投蜀,韩玄却摇了摇头说道“孤与子瑜可谓神交,非外言所得间也。”

韩玄刚说完,诸葛瑾便前来面,叹道“刘度起水陆大军十七万,星夜朝湘水边界而来。瑾极力劝谏,刘度却执意不肯通和。”

韩玄见刘度来势汹汹,而自己的兵力太过分散,还要防备北方的曹丕。韩玄不禁有些头大,抚须叹道“若如此,则江南危矣!”

忽见阶下一人进言道“某有一计,可解此危。”

韩玄一看那人,原来是大夫赵咨。韩玄问道“德度有何良策?”

赵咨答道“主公可作一表,某愿为使,往见魏帝曹丕,陈说利害,使袭汉中,则蜀兵自危矣。”

韩玄表示赞同“此计最善。但卿此去,休失了江东气象。”

赵咨傲然答道“若有些小差失,即投江而死,安有面目见江南人物乎!”

韩玄大喜,于是立即写表称臣,令赵咨为使。星夜到了许都,先见司马懿、王朗等,并大小官员,次日早朝,曹丕即令召赵咨入见,赵咨拜伏在丹墀下。

曹丕看完韩玄的降表,于是问赵咨道“楚侯乃何如主也?”

赵咨昂首答道“聪明、仁智、雄略之主也。”

曹丕笑道“卿褒奖毋乃太甚?”

赵咨摆摆手,正色道“臣非过誉也。楚侯纳鲁肃于凡品,是其聪也;拔吕蒙于行阵,是其明也;获于禁而不害,是其仁也;取荆州兵不血刃,是其智也;据三江虎视天下,是其雄也;屈身于陛下,是其略也。以此论之,岂不为聪明、仁智、雄略之主乎?”

曹丕又问道“楚主颇知学乎?”

赵咨答道“楚主浮江万艘,带甲百万,任贤使能,远拓海外,志存经略;少有余闲,博览书传,历观史籍,采其大旨,不效书生寻章摘句而已。”

曹丕又故意问道“朕欲伐楚,可乎?”

赵咨面色不改“大国有征伐之兵,小国有御备之策。”

曹丕又问“楚畏魏乎?”

赵咨昂首扩胸,底气十足,答道“带甲百万,江汉为池,何畏之有?”

曹丕看着赵咨点了点头,问道“江东如大夫者几人?”

赵咨答道“聪明特达者十人;如臣之辈,车载斗量,不可胜数。”

曹丕叹道“‘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卿可以当之矣。”

曹丕于是即降诏,命太常卿邢贞去江东传旨册封韩玄为楚王,加九锡。赵咨谢恩出城。贾逵谏言道“今韩玄惧蜀兵之势,故来请降。以臣愚见蜀、楚交兵,乃天亡之也;今若遣上将提数万之兵,渡江袭之,蜀攻其外,魏攻其内,楚国之亡,不出旬日。楚亡则蜀孤矣。陛下何不早图之?”

曹丕却不以为意“韩玄既以礼服朕,朕若攻之,是寒了天下欲降者之心;不如暂且接受韩玄的归降,袭击蜀国后路。”

贾逵劝说道“我大魏距蜀路途遥远,但靠近楚,若蜀国知道我们向它进攻,便会退军攻击楚国。若听说我军伐楚,蜀国知道楚必亡,便将迅速向楚进军,同我们争夺、分割楚国疆土,而决不会改变计划去救援楚国。”

司马懿得知曹丕要封韩玄为楚王,连忙赶来劝谏“陛下,万万不可封韩玄为王。先帝征伐天下,天下已取十分之八,威震海内,陛下接受汉帝禅让,继位皇帝,德合天地,声播四方。韩玄虽有雄才大略,不过是汉朝的一万户侯而已,官卑权轻,其属民皆有畏我中原朝廷之心,难强迫其与我大魏合谋共事。陛下不得已接受韩玄的归降,可以晋封其将军称号,封其为十万户侯,却不可直接封其为王。王与皇帝相比,只差一级,所用之礼乐、服饰、车马的等级亦很混乱。”

n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