刨着石柱附近的泥土。
这里的泥本就不太结实,加上大雨的冲刷,倒是不难刨,只是程煜用的工具不大好,如果有个小铲子,那效率会高得多。
但这会儿也没人催促程煜,他只需要不断努力就行了。渐渐地,程煜有了心得,刨出了经验,他不再用纸条刨土,而是用纸条不断地戳着那些泥土,将其戳的愈发松散。然后,用手一抓,那就是一大把,一大片
,比用枝条直接刨土效率高多了。
往下又刨了能有三十公分,程煜打开手机照亮之后一看,下边的字迹被泥土糊住了,程煜捧了点雨水浇上去,抹了几下,基本能看清上边的字迹了。
“大明万历四十六年岁末瑶纪取……”
又没了。
程煜无奈,继续用枝条戳着泥土,试图将其弄得松软一些,然后双手捧出泥土,想要搞清楚那根石柱上到底刻了些什么。又挖了能有二十多公分,程煜感觉石柱似乎已经松了,他抓了,他抓住石柱头,使劲儿来回摇晃几下,果然,石柱彻底松了,这说明土下的部份已经没多少了,他又
摇晃了几下,全力一拔……
程煜一个屁股墩坐在了地上,不过,那根石柱也终于像是萝卜那样,被拔出了坑。
顾不上屁股有些疼,程煜赶忙用雨水冲刷着那根沾满了泥土的石柱。
洗的差不多了之后,将石柱在自己的裤腿上来回的蹭着,终于将那些泥土全都清洗干净了。
程煜打开手机照亮了石柱,终于看全了石柱上所有的字。
“大明万历四十六年岁末瑶纪取善携族人立柱下为人上亡魂。”
这就是石柱上全部的字迹,程煜看了半天,也不确定这是什么意思。大明万历四十六年倒是好说,程煜因为研究宝藏这件事,大致记得那差不多是在十七世纪初,应该是一六一几年的时候。那会儿的越南正是阮潢被郑松所忌回到南方之后,彻底扼住了咽喉要道广南,虽然还没有真正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但也已经俨然形成阮主政权的年代。那段时间南北两个政权都在积极经营自己的割据地,尤其北方郑松更是积极屯兵,越南民间苦不堪言,不光越南士兵经常骚扰中国边境,就连老百姓扛着锄头都敢过来抢一票走人。那个年代中越边境大小战事频发,甚至还有之前篡位的莫朝的余党动不动就越境挑事,一直没能确定纪蛮子老先生的先祖是什么年代来的越南,这下倒是因为这根石柱差不多可以确
定了。岁末就是年底,瑶自然指的是自己的身份族属,纪取善程煜估摸着有可能是纪蛮子老先生的某位先祖族人,至少姓纪这件事已经可以跟纪蛮子老先生的姓氏
对应上了。
携族人立柱当然也没什么好说的,浅显易懂。可最后这六个字就看不明白了。
下为人上亡魂是啥意思?整句话的断句,到立柱肯定是可以分开的,而后边这六个字连在一起肯定不对,那么正常而言从对仗的角度,应该是下为人,上亡魂。可这是个什么意思呢
?下辈子还要做人?上辈子是个亡魂?这没法解释啊。虽然想明白这根石柱上的文字到底是个什么意思,但程煜还是仔细检查了石柱,并没有再看到有任何的字迹或者图案,他想了想,还是又把石柱插了回去,
然后将刚才刨出来的土填了回去,甚至于,程煜从旁边又捧了些土过来,将石柱露出地面的部分也加以掩饰,等于是彻底把石柱埋在了地面以下。这根石柱程煜暂时肯定带不走,着实有点重,等到确定了宝藏到底存在不存在,程煜处理了这里的罂粟和那些武装分子之后,他肯定是要带走的。如果有可
能,他还想把这根石柱送到纪蛮子老先生的手里,总也算是让他看看祖先遗物吧,给他们族里也算是留个念想。但是现阶段,程煜还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