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看,就打听到隔壁村有个周姓的人家家里有个闺女,正急着说人家。
杨父杨母忙打听。
媒婆就说了。
那姑娘名叫周婷玉,长得挺好,十里八乡一枝花,多少小伙儿都想把她娶回家呢,但那姑娘是个心高气傲的,一心考大学,要飞出这山里。
这当然没错。
可家里实在太穷了,没钱,她大哥也二十七八了,还没结婚,最近好不容易相上个姑娘同意嫁,但那边开口要的彩礼实在太多了,没办法,人那边的姑娘还有个没结婚的大哥呢。
周家父母一合计,还是儿子重要,再说女孩子念那么多书也没用,还不如早点嫁人,看村里谁家女孩儿不是十七八岁就开始相看人家的,再处处,合适了就办喜酒。
皆大欢喜。
他们原本也是这么想的。
就托了媒婆,看谁家有实诚能干的小伙子千万留着。
毕竟只有这么一个女儿,虽然比不上儿子,但还是很疼的。
女儿有了好人家,以后也能帮衬娘家嘛。
周家要嫁女儿,杨家要娶媳妇。
这不,就看对眼了。
杨家觉得自己的儿子是极好的,一般农村姑娘配不上,这个周婷玉上了高中,恩,勉强吧。
周家觉得杨家生活条件好,杨志坚虽然在军营,但有津贴,年纪大更知道疼人,恩,没毛病。
两家都对彼此很满意。
就约了个时间打算让杨志坚跟周婷玉见一面,好把这事情定下来。
然而,就出问题了。
周婷玉死活不干,说不嫁人,要念大学,不然她宁愿死。
周家父母就苦恼了。
好说歹说,还没见着杨志坚,就把他好一顿夸,什么都说了,偏周婷玉半点听不进去,又哭又闹。
周家父母急得不行。
杨志坚是他们挑了好久才挑出来的,没有比他更好的了。要是自家闺女放弃了,便宜了别人,多可惜呀。
怕她逃跑,还把门给锁上了,也不许给送吃的。
周父这是发怒了。
直接说,什么时候想通什么时候出来,想不通,就干脆死在里面,当没有她这个女儿。
这当然是气话。
他也是逼急了,儿子相好的那边也传话过来,说再不给彩礼就当这事黄了。
只有单身的汉子,哪有嫁不出的姑娘呀。
半夜,周母就在门外劝她,抹着眼泪,说好不容易把她养那么大,难道要看家里亲哥哥一辈子娶不上媳妇。
说她狠心。
要逼得一家人去死。
本以为无望了,没想到第二天,周婷玉就说愿意嫁了。
还面带娇羞。
周父周母将信将疑,但周婷玉说了,“妈说得对,我不应该那么自私的,我愿意嫁给杨志坚。”
虽然这前后态度差别巨大,但肯嫁就好,再计较那么多,万一她又反悔怎么办。
就拜托媒人去说了,周家姑娘愿意,两家商量个时间。
杨父杨母接到消息的时候都是一愣。
本来都打算放弃了。
听说那周家姑娘死活不愿意,闹得人尽皆知。
就不太高兴了。
接亲本是好事,你这样,是嫌弃我家儿子还是嫌弃我家。
孩子都是自己家里的好。
既然不乐意,那就算了呗,又不是没有好姑娘了。
都准备拜托媒人去推了,结果,又说愿意了。
真是……
媒人把周婷玉夸了又夸,说了无数好话,找了很多理由。
杨父杨母也被说动了,就同意了。
但要把杨志坚喊回来是个问题,以前也给他写过信,一说相亲,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