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美娇妻千里寻夫踪(2 / 4)

他们也有着自己的特有的生产体系,便是兵农合一。没有战事的时候这些黄巾军自己便是农人,在田间地头劳作,一旦战事复起,便扔下农具摇身一变,成了战兵。

这种体系在当下的社会来说无疑是十分先进的,且能充分的发挥人力优势。

当然,大家不是不知道养职业军队的好处,可是以这个时候的社会生产力想要养一支完全脱产的军队还是十分困难的。

其实为政者的政策没有好坏,只是看适合不适合而已。差点断送了大汉朝基业的王莽便是个例子。这个人没有篡汉的时候简直就是个完人,用现在的话来说也就是孔子生的早,不然这圣人的名号可就扣不上他的头上了。便连王莽篡了汉朝,也是得到了很大一部分的群众支持的,百姓对他的拥戴可不见得就比刘氏少。

可就是这样一个人,不也是因为提出了一套完全不符合当时社会现实的制度,而搞到了众叛亲离,王朝也如镜花水月一般覆灭了。你要说他的制度好不好,当然好啊!后世种花家靠着这套制度,不到一百年便走完了别人几百年的路,可以说是崛起之关键。

但即便如此,不适合就是不适合,当时的人及社会实在无法适应这超出时代两三步的制度,你无法让一个人的意志强加到千千万万的百姓身上,若是硬来,那就只能承受天下的反噬了。

与王莽相反的便是大名鼎鼎的朱元璋了。老朱同志得国之正,乃是千古以来第一人,毕竟他抢的是异族的皇位。老朱同志建了国提出的制度便是把百姓都划分好民籍,简单的来说,也就是你如果父亲是军人,那你一生下来也就是军人,你本人要是铁匠,那你儿子以后也是铁匠。

这种制度拿到现在来说自然是十分可笑,个中弊端简直是数不胜数,但你不能否认,就是这一套制度彻底的稳定住了大明朝,让这汉家江山在老朱家传了三百年。

现在最适合曹操的政策是什么,无疑便是这个屯田的政策了,贾援手中有了黄巾军这些兵农合一的先行者,可是省了好多事情,屯田之策能够快速的实行,一方面是兖州大族大多死在了兵乱中,大量的土地变成了无主的土地,另一方面便是有了这些“成手”的相助。

时间堪堪已经过了午后,这初春的日头虽然很足,但是却没有夏日的毒辣,贾援、李典二人与这些乡间农人说说笑笑,也不觉得时间流逝,自有一番平安喜乐。

这厢正行走之际,忽然远处传来一阵民众的惊呼声,贾援转头望去,却是一匹快马正在田间小路上疾驰,贾援登时便脸色一沉,隐隐有些不快,这军马必定是自己军中的人了,只是不知为何行事如此嚣张,竟然纵马在田间奔驰。

贾援定睛仔细看了看,却是吃了一惊,这马上的骑士竟是自己的亲信张爽?

贾援登时心里一沉,这张爽本就是个稳重的性格,行事很有风度,等闲事情根本不会如此,此时这般急匆匆的跑来,难道又要起了战事?

还未待贾援多想,这边张爽的声音便远远的顺着风传到了贾援的耳中。

“将军,喜事啊,喜事啊,夫人和小姐从沛国来定陶啦!”

贾援登时失神

他可是万万没有想到,张爽急匆匆的打马而来,竟然是说起了这个事情。

要是不知道曹慧前来还好,可贾援这厢听了张爽禀报,一颗躁动的心却是再也按奈不住了。

“孟卓,你怎的行事如此莽撞?不就是夫人来了定陶嘛!有何好惊讶的,竟然还敢在这田间纵马,我这次却是不得不惩罚你了,来来来,你这厮快快的把战马与我交出来,你本人便在这田间劳作上三日,不准归城!”

贾援嘴上虽然说着责备张爽的话,可脸上的笑意却是怎么都掩饰不住了,任谁也想不到这一向杀伐果断的贾伯济竟然还有笑的像花一样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