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不想节外生枝罢了。韩当这边早就知晓孙策伏击夏侯惇大军只怕已建全功,自己能杀了夏侯惇固然是好,杀不掉也于大局无碍,故而也不想用这些江东老兵的人命去填。
而史涣这边更加简单了,贾援给他的命令就是去救援沿途的溃兵,他遇到夏侯惇也是恰逢其会了,既然救了夏侯惇性命,史涣人少,也不想折损虎豹骑精锐,便也没有下令让骑兵接着出击,反而护着夏侯惇望着雍丘城而走。
本来刚刚还打生打死的双方兵马,竟然好似有了默契一般,俱都放任了对方离去。
却说就在离此处不到十里的地方,孙策也是领着人马一路衔尾追杀,将这夏侯惇所部溃兵赶得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直恨自己少生了两条腿。
这孙策军还顺道点燃了两侧浮草,直把这黑夜照的跟白日一般,让曹军士卒无处可逃,这些人被孙策驱赶着,活动的区间越来越小,眼看着就要被合围在一处了!
就在这些溃军被困,万分危机的时刻,前面逃的远了的士卒忽然爆发出一阵欢呼,大家慌忙去看,只见一员大将正带着人马向着这边冲来,当先一面大旗,上书贾字!
早有那眼尖的士卒发现,这不就是曹军大将、济阴太守贾援贾伯济!
却说这济阴太守不在济阴,缘何来这陈留这般迅速?
原来这日刘晔劝阻不住夏侯惇,心里便隐隐有些担忧,这袁术让曹操所有的智囊都载了个跟头,这次进攻陈留,攻势如此迅速,只怕袁术尝到了甜头,后面的进攻更是会如狂风暴雨一般接踵而来!这个时候哪怕劝住了夏侯惇也是无用,袁术必然倾巢而至,以陈留一郡之地如何能够挡的住?
刘晔思及至此,便再也不能缓缓而行了,当即便开始快马加鞭,一路狂奔到了济阴郡。
贾援这边接了曹操命令,本就开始了暗自戒备,待收到了刘晔带来的消息,更加的坐不住了,当下便令李典、史涣二人去集合部队,准备飞马驰援夏侯惇,同时又令左右去飞马传讯,告知曹操此处战事。
贾援留了刘晔稍歇,便进了里屋去找曹慧道别。曹慧早知生逢乱世,便就是这般聚少离多,也没多做小儿女之态,反倒是剪下了自己的三缕青丝,放到了一个香囊之中,叫贾援收在怀中。
一切安排停当,贾援当即便和刘晔点齐人马出阵陈留而去。
按照刘晔的推断,这袁术既然使人袭了陈留郡,又眼见得这战事如此顺利,定然不会放弃这等大好战局,只怕这陈留要成为两方争锋的主战场了。
故而贾援此次出征,在不影响本地屯田的情况下,点齐了一万人马,其中三千虎豹骑精锐,向着陈留飞奔而去。一路上连步卒都顾不得等待,直要尽快的赶到陈留。
说来也是巧了,这夏侯惇就在这今夜袭营之际,贾援也带着骑兵人马先行赶到了雍丘,远远的便见到了黑夜中营盘火光冲天,贾援初时还道是这夏侯惇劫营去了,便打算纵兵相助,还是刘晔稳重,拉住了贾援,先派遣了哨探去侦察了一番情况,这才从溃兵的口中发现原来不是夏侯惇劫营功成,反而是那袁术军将领使了计策将夏侯惇杀的大败
贾援听了形势,当机立断,便遣了史涣沿着去雍丘的方向收拢救护人马,刘晔则领着李典带着一队人快马去雍丘城,防止这袁术军趁乱攻城。
而贾援自己则是带着人反迎着袁术军大营而去,按照贾援的说法便是这些袁术军肯定想不到,此时这夏侯惇还有援军,且这援军竟敢反向着大营继续冲去,如此出其不意,说不定还能建功。
刘晔自是并无不妥,如今贾援这常胜将军的名号在曹军中已经有了些许名气,年纪轻轻就有如此大将之才,属实难得。而且你让刘晔这等谋士筹划对策,分析形势,天下间自然是很少有能比的上他的,可是你要让他战阵抉择,出兵进攻,却是着实有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