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徐荣(3 / 4)

没有演义里面李儒精心的设计,纯粹是两军对垒,虽然曹操兵少,但是犹有卫兹“分兵随之”,大略估计一番,曹操的军事力量有多少呢?

世语曰陈留孝廉卫兹以家财资太祖,使起兵,众有五千人。

同样在《资治通鉴》卷五十九有记载。

春,正月,关东州郡皆起兵以讨董卓,推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绍自号车骑将军,诸将皆板授官号。绍与河内太守王匡屯河内,冀州牧韩馥留邺,给其军粮,豫州刺史孔伷屯颍川,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邈弟广陵太守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与曹操俱屯酸枣,后将军袁术屯鲁阳,众名数万。

说是数万,鲍信还要分去一些,但是加上卫兹,恐怕也不会少于一万吧。

曹操是很能用这些兵玩出一些花样的了,战例彼彼皆是,可是还是输给了徐荣。

而且这个徐荣战胜当时已经薄有威名的曹操以后居然还很冷静,从曹操军士的力战看出关东军阀的实力,放弃了进攻酸枣的打算,虽然实际上是为曹操军误导了,但是其判断力决非一般平庸将领可以相提并论。

有人会认为一战之功不足为凭,之后徐荣,可是直接击败江东猛虎孙坚的。

时,长沙太守孙坚亦率豫州诸群兵讨卓。卓先遣将徐荣、李蒙四出虏掠。荣遇坚于梁,与战、破坚,生禽颍川太守李旻,烹之。

以上见于《后汉书》卷七十二《董卓列传第六十二》。

残忍是很残忍,可是这也是一场无可争议的胜利。

徐荣是和李蒙是分兵掳掠的,抢老百姓东西,又是分兵出行,应当不会有很多兵,对垒孙坚的豫州军,纵然兵力较强,想必也不存在压倒性的力量优势,因此这次胜利还是含金量颇高的。

孙坚移屯梁东,为卓将徐荣所败,复收散卒进屯阳人。卓遣东郡太守胡轸督步骑五千击之,以吕布为骑督。轸与布不相得,坚出击,大破之,枭其都督华雄。

这是《资治通鉴》关于同一场战斗的记载,同样看不出徐荣兵力大大占优的意思。

倒是在凉州军中地位远远高于徐荣的胡轸和吕布统兵五千,为孙坚残兵所破。

著名的华雄就是死在这一战中。

当然这一战失利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步骑统帅失和,不能说徐荣就一定强于吕布。

这里还有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并州白波黄巾进攻董卓,董卓见到战胜了曹操、王匡、孙坚,就抽调李傕带兵讨伐,导致东部兵力不足。

那么这样一个连续击败了曹操、孙坚两位人杰的徐荣,究竟下场如何?

《后汉书》卷七十二《董卓列传第六十二》同样有记载。

王允闻之,乃遣卓故将胡轸、徐荣击之于新丰。荣战死,轸以众降。

李傕、郭汜奉命讨伐郑州朱俊。

徐荣有记载的战例仅此三例,最后一战面对杀回长安的凉州军李傕、郭汜部,战死沙场原因恐怕不在于战场失利,而是在于胡轸的反叛。

徐荣东北人,是凉州军中唯一的非凉州将领,一向受凉州军排挤,遭遇有似于内蒙人吕布。

因此在凉州军重夺政权的战斗中,凉州军重要人物(胡轸在凉州军中的地位高于李傕、郭汜)纷纷阴与李傕、郭汜联合,“轸以众降”,很明显没有力战。

之后凉州军陆续响应李傕、郭汜,围攻长安。

王允以胡文才、杨整修皆凉州大人,召使东,解释之,不假以温颜,谓曰“关东鼠子,欲何为邪?卿往呼之。

于是二人往,实召兵而还。傕随道收兵,比至长安,已十馀万,与卓故部曲樊稠、李蒙等合围长安城,城峻不可攻,守之八日。

吕布军有叟兵内反,六月,戊午,引傕众入城,放兵虏掠。

徐荣的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