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郑县会圆同(2 / 2)

自从空明寺的几位高僧,分赴各地召开祈福法会募集善款以来,圆同师傅就遵循清玄住持的法旨,带着另外两个知事僧,来到郑县落脚。

这年头虽然已经有电话电报这些沟通信息的途径,但银行的服务范围很窄,不可能像后世电子转账那般便利,异地之间的汇款极其不便,大多是通过邮局完成,不仅要交付昂贵的手续费,时效性也低得要命。

因此,空明寺从省内各地获得的捐款,还是依靠自身的力量或者雇佣镖局,把银钱送达位于郑县的中央银行,存入专用的账户。

圆同师傅三饶工作,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负责接收从各地运送过来的善款,并且与银行方面做好交接。

二是依照来自登封的电报指示,采购相应数量的粮食,并雇佣车马行直接运往松山脚下的各处粥棚。

所有的收入与支出,都需要登记造册入账,以便随时可以查账。

他们三人租住在与中央银行一街之隔的大中旅馆里,每银行开门后,就借用一张桌子办公。

由于粮食的采购量大,而郑县城的粮食供应日渐紧张,通常都是圆同师傅留守银行,另外两个人去粮商那里订货发货。

魏大勇本就跟圆同师傅混得相当熟络,二人寒暄几句,此时银行的襄理已经得知又有一笔善款抵达,便迎了出来。

正事要紧,魏大勇让智林等人帮忙把四箱的银元抬进银行里面。

银箱在银行大堂内一字排开后,智林向魏大勇辞校

魏大勇看看时间已到了正午,本想请他们稍候片刻,等善款清点完毕后,大家一起吃顿便饭,不过智林归心似箭,来时马车上已经带了回程的干粮,大伙儿急着回圣水寺向昌龙方丈交差,就不多加叨扰了。

魏大勇见他们去意已决,大家都是爽快人,也没有勉强,客套了几句话,双方就此别过。

经过银行工作人员的一番清点,8万元善款悉数入账。

办妥了手头上的事务,魏大勇也准备告辞,和真远一起回空明寺,来时静云大师就已经告诉他们,法会既已结束,他也要即刻返回松山。

圆同师傅拉着魏大勇的手道“你难得来一回郑县,起来这段时间我一直在外奔波,这些又被派到这里,咱们许久未见,今日我请你吃一顿。”

魏大勇连连点头“你的月钱是最高一档,理当让我和真远吃大户,今可要吃点好的!”

话虽如此,结果他们还是进了银行附近,路边的一间鸡毛店,要了三份素的烩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