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瓦解(二十九)(2 / 3)

盛唐风华 天使奥斯卡 3096 字 6个月前

徐世勣低声说道:“裴行俨也是不世出得豪杰,若是能加入玄甲骑,必然是了不起的豪杰。

真不知是怎么想的,偏生辅佐这么个主。

若是裴家父子真的忠于大隋,当日就不该投奔瓦岗。

既然入了绿林,就和官兵没了关系。

现在突然做忠良,未免也太奇怪了。”

徐乐也是一声叹息,脑海中又浮现出裴行俨赠马得情景。

虽然最后的胜利和那匹马没什么关系,但是这个人情自己是要认的。

依自己本心,也希望能够和这等豪杰并肩作战,只可惜人各有志,对方既然不愿意,自己也没必要强求。

再说裴行俨为什么不想加入,自己多少也能明白。

除了不愿意在自己手下为将这一点外,裴家父子对于李渊,显然是没什么好感。

当然,这不是说他们就认可王世充,更大可能是以王世充为过度另寻明主,又或者存着其他心思。

这一点自己也不好断定,但是不久之前和裴行俨那次比武之后,从对方的眼神中,自己能够看出些不一样的东西。

那种眼神不属于武将,更像是刘武周或者李世民这种,想要割据一方开创霸业的人才有的眼神。

裴行俨固然不是这个性情,可是裴仁基可说不好。

再说人是会变的,说不定正是因为瓦岗大军进入关中,中原地区势力消长发生变化,给了他们野心也不一定。

再说他们的选择,也未必就是错的。

自己不喜欢用计,不代表自己真的不懂谋略。

李渊这次的布置,在自己看来,其实有很多值得商榷处。

别的不说,就说大军入关中的安排。

名义上看,盛彦师坐镇潼关遥控中原,进退都在其掌握之中,在战略上处于优势。

可问题是,你把大队人马撤走,那些原本被瓦岗控制的区域不是都空出来了?

饶是李渊也安排了大军留驻洛口、黎阳仓,也控制了金墉城。

可是这不过是几个战略要点,还不足以把整个中原串起来。

大部分的城池依旧是因为这种调动而变成空城,可想而知很快就会被新的豪强所控制。

这些人或许会在名义上遵奉你李渊为天下主,心里怎么想谁知道?

一旦时局动荡,这帮人的立场谁又能保证?

总之,在徐乐看来,李渊就是故意如此。

他宁可承担这种风险,也不愿意让大批精兵处于自己绝对控制外。

如此庞大的兵马来回调动,耗损的钱粮就不是个小数目。

与其让自己回去,还不如让二郎过来。

难道李渊连自己儿子都信不过?

心里这些话自然是不能对徐世勣说的,徐乐也只能装作不以为然:“三郎有他自己的心思,咱们也不必多虑。

反正凭他的本事,在哪都不会吃亏。

日后说不定还有并肩作战的机会,先做好眼下的事情再说。”

“说起来此番乐郎君立下不世之功,回朝之后必有重赏。

我也知道,乐郎君并不在意这些。

可是身为武人,立功受赏也是无上荣耀。

况且我等今后都是乐郎君部下,你得了功劳,我们面上也有光彩。”

徐世勣这话是没错的。

他们之所以叛离瓦岗归顺徐乐,除了人品才具方面的考虑外,也必然有前途方面的考量。

一两个人可以无视功名富贵,只为安定天下或者追随豪杰。

成千上万人自然不会都这么想。

大多数人还是希望自己能够获得更大的成就,封妻荫子功名利禄。

这些都是人之常情,并不需要指责。

水涨船高,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