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一吓,再没人敢跟我们抢渡船,如此一来,就能抢在别人前头将货物运到对岸了,”原来昨夜那场只是场人为的事故,三人一唱一和,只是想吓走渡口的搭船客。
王抱石对于三人的行径,似也不意外,只是吩咐着夜殊,烹煮些热食。
夜殊的手艺不错,这还是王抱石偶然在山间吃了一顿她煮的肉面疙瘩时发现的,尤其是她控制食物的火候,比一般人要强上数倍。
渡口也没什么可用的材料,夜殊就凑合着将干粮烤热了,再兑水煮了半锅灵粟浆液,如此的几碗下热汤肚,一夜的困顿顿时全消。
“一夜寒风,醒来就能有口热汤喝,真是人生一大畅事,”长长的一个懒腰后,那尊石化了整个晚上的活人像,有了反应。
乱糟糟的长发下,惺忪着一双狭长的桃花眼,嘴边清晰可见口水涎印子。
两者结合在一起,只是要说明一点,从昨傍晚到今个一大早,这个只差全身上下都写着“生人勿近”的活化石,只是在睡觉。
男子才刚说完,就自顾自上前,将那口留下来的灵粟浆汤,喝了个一干二净。
见夜殊和王抱石目瞪口呆着,男子抹了抹嘴,“给几个馒头。”
王抱石嘴角抽了抽,瞥到了男人的眼旁,一道银月形的疤痕从他的鼻梁处,斜划至下颔,就算是油污满面,可也看得出此人未破相之前,必生了副出众的好相貌。
可即便是如此厉害的破相,男子却不会让人生出半丝粗陋的感觉。
他的人,就如他手中的重剑,或许没有过度的锋芒,可只要摆在那里,就让人无法忽视。
夜殊再瞟了眼男人的重剑,不声不响,取出了几个玉米馒头,放在了火上烘焙着。
馒头热好,麦香四溢,男子也不言谢,接了过来,几口啃光了,不忘赞了声“好手艺,小兄弟,给你出个主意,进了城后,去易牙楼领个牌,包准你有拿不完的好处。”
夜殊只当他说的是胡话,并没有放在心上。
晨曦红了江面,江面上传来了阵“吱啊吱啊”的摇橹声,随着艄公的船近了渡口,滚着浪的浑浊江面上,多了条两端翘起,能容纳一列十人搭乘的扁窄柳叶舟。
另一边,河岸上,一顶银顶金穗的软轿姗姗来迟,昨日夜殊在金苇镇上见过的人贩子,笑着从轿子上踱了下来。
此人也是高明,昨日住在了镇上免去了风餐露宿的苦头,艄公才到,轿子也跟着落了地,一切都是算得恰到好处。
昨夜发生了渡口事件后,那些逃回了镇上的商客们少不得要将遭遇渲染一通,那人倒是不放在心上,照着昨日的安排到了渡口。
夜殊留意到,历来笑脸迎人的王抱石,见了来人后,隐隐中多了几分不悦。
“王兄,你也来赶渡,真是巧了,”考究商人拱手对王抱石行了个礼,听着口气,他和王抱石的还是认识的。那两名抬轿的武师,分立在商人身旁,戒备着抱剑男子和那三名也要过江的商旅。
“想不到在这么偏僻的地界上,还能见到芝宝轩齐三掌柜的行踪,真是稀罕了,”夜殊在金苇荡偶遇的这名男人,身份确实不俗。
他是睿国境内最大的商行芝宝轩在苍松县一带的管事。照着理说,如此的人物,连乞丐都会给个笑脸的王抱石见了,该是巴结着才对,不知为何,王抱石对他爱理不理,甚至是开口就带了几分讥诮。
“可不是这一带有些好苗子嘛,”齐三掌柜笑眯眯着,和昨日教训女童相比,判若两人甚是和气,“倒是历来独来独往的王兄,啥时候也兴起了带见习学徒的兴致来了,”
芝宝轩是百余年间,兴旺在琅天界一带的商行,创建之人,是三名齐姓兄弟,和王抱石搭着话的人,姓齐名昌,在三兄弟中排行第三。
芝宝轩说是商行,却只经营一种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