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家仇国恨 160. 又闻高平(2 / 2)

青玄问天 冀州凤鸣 1404 字 5个月前

排斥道门,连带宋国百姓对道人也有偏见。年老之人秉性大多变得纯和,向他询问的时候,他即便不喜,多半不会被刁难。

老人听到询问没有犹豫,也没有推辞,开口告知了实情。

经过几日奔波,司马问之北行虽然极为仓促,但是选取方位没有出错。此时他所在的地方,已入了高平郡。

此处是高平郡治下高平县南端,沿着大路一路北行,天黑前就可以到达县城。

询问清楚以后,司马问之连番道谢。随后带着琅琊转身,没有北行,改为向西方行去。

高平县不是普通县域,郡守衙门也驻扎在此,是一郡之内人员和杂事最为繁琐的地方。

此时此刻,不宜前往那里。

转向西方,不久以后可到方于县内。与高平县相比,那里清净许多,也会少许多事端。

“道长,为何不前往高平县城?”转向西方还没有走远,刚刚与他谈话的老年男子将他叫住。

司马问之身上衣物虽然有些破烂,但是细看下不难看出是道门服饰。因此他不奇怪老人对他的称呼。

但有一事有些怪异。

无论是刚刚回应询问,还是此刻将他叫住,老人态度都很恭敬。老人的反应,在他意料外。

“为何一定要前往高平县?”司马问之转身回返,向他询问缘故。

“道长有所不知,几日前陛下南下晋陵时,已封玉清道人为护国真人。同时昭告天下,宋国境内道人可凭宗门道籍,前往所在郡所登记造册,领取月供封赏。”老人见状开口告知。

“看衣饰,道长也是道门人。即便是乡野野修,去了郡所以后哪怕得不到银钱,也可换一身干净衣物。”告知以后,老人再次劝说。

司马问之听后点了点头,再次道谢,随后按照老人说的一路北行。走过数百步后,在老人看不到他的地方折向西行。

虽然是国策驱使,但是刚刚老人劝告他时,真心是发自本意,并不虚伪。司马问之先向北行,是表示敬意。

后来仍旧折向西行,是他的本心。

即便是以乡野道人身份获取恩惠,他也无法接受。这次不在于是谁的恩赐,在于老人透露的讯息。

被宋帝封为护国真人的,多半会是黄潇。而黄潇之所以能够得到这样的封赏,多半是因为他夜袭皇城的事情。

他无意间成了别人上位的垫脚石,没有心思去领这份“恩赐”。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