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魏宫(1 / 2)

大将军印 龙游水 2253 字 2020-07-29

算起来,自五年前明帝曹叡驾崩西去后,郭太后已在魏宫寂寞许久了。

作为小皇帝曹芳名义上的母亲,郭太后同曹叡所立的两位辅政大臣曹爽和司马懿的关系有些微妙。

出身西凉大族的郭嫣是在明帝曹叡病逝前半个月,被匆匆册立为后的。自从第一任皇后毛氏被赐死后,曹叡的后宫一直未有立后。

至于为何偏偏在病重之际立郭氏为后,曹叡有他的考量。一则是郭氏聪慧柔顺,从不忤逆自己之意,与后宫嫔妃也都相处甚善。二则,从其出身考虑。郭姓原是西平郡世家大姓,大族长正是郭嫣父亲郭满。自汉末诸家并起争雄以来,西凉、关中位置便极其重要。曹叡念及自己走后,继子曹芳年幼,司马懿又功高盖主,辅臣曹爽包括余等曹氏之后,实难与之相匹,稍有差失,朝政便难免不稳。立郭嫣为后的目的,意在拉拢凉州豪雄大族,稳固曹家江山。

将郭嫣册封为皇后之际,曹叡甚至破例追封了郭嫣的父亲,曾因反叛罪被论诛的郭满。女儿贵为皇后,齐家跟着沾光,郭满被追封为西都定侯,夫人也被追封为邰阳君。又同时进封郭嫣的堂兄弟郭德、郭建为镇护将军,掌武卫营,是皇帝身边最亲近的禁军宿卫营。

左右艳羡,一时风头无两。

自西北叛乱后被诛杀镇压,郭氏一族被强令自河西东迁洛阳,背井离乡多年,历时十年终熬出头,郭氏成为京城贵胄们竞相追捧的大家望族。

不过,好景似乎只是昙花一现。

郭后十二月册封,次年正月初一,曹叡即告驾崩。

二十六岁的郭嫣只当了不到一个月的皇后,便青春守寡。

由于郭太后并无亲生子嗣傍身,只能依赖背后的母族,所以一直和堂叔郭芝,堂兄弟郭德、郭建走动颇为频繁。

养子曹芳继位后,尊奉郭后为皇太后。为表谢母后抚养之恩,经由大将军曹爽奏请,将郭后的叔父郭立、堂叔郭芝和堂兄弟郭德、郭建等皆封列侯,之后不到半年,又给郭德、郭建各增邑五百户,由武卫营调配至“五校”营。

这次分封,名义上,郭氏兄弟子侄满门封侯,风光无限,实则大有玄机。

“五校”营属传统禁卫营,自汉朝起便已存在,魏成立后沿用,掌屯骑、步兵、射声、越骑、长水等五营。因其是旧朝传下的,人们一般称之为“老五营”,以区别于后来魏国中军系统“新五营”。

在曹丕、曹叡时期,魏国在中军系统相继设立中垒、中坚、骁骑、游击等营,与武卫营一起,众人称之为“新五营”。新五营统归中领军统一管辖,按照职责权限,又各有分工。武卫新营更是属于“新五营”之中的新贵翘楚,最早是在建安年间所设立,最初设于曹操的相府中,后来直接负责皇宫的贴身宿卫,在禁军中的地位水涨船高节节攀升。虽然只有三千人,却都是经过精挑细选,装备最为精良。

况且,魏国历代,能掌管武卫营或当上武卫将军的,非皇帝亲信和曹氏近亲莫属。

而取代郭氏兄弟掌管武卫营的,是曹爽的三弟,曹训。

所以,明着看,郭氏兄弟辖管权由一个营扩充到五个营,实际上空有虚名,几个营的兵将合在一起也不过几百人,比起实力,远逊于其原先掌管的武卫营。

近些年,中领军与其统辖的“新五营”一道,权势日重,威重京城。如今,任中领军将军的正是曹爽二弟曹羲。

至于原先的“老五营”,渐渐沦为了宫里的闲职摆设。

与永宁宫的郭太后一样,渐渐成了魏宫深处的一个华丽的古董陈设。

无所事事的闲淡寡味日子里,郭嫣有时会禁不住想起明帝一朝的往事。她身在曹叡后宫的十一年,才可谓动魄惊心,真正称得上一出热闹好戏!

十五年前,太和元年,在曹叡继位次年,西平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