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料是这个结果,立即答应,“好!” 于是,又在陈家村盘桓一夜。 这一宿,他未眠,打坐到清晨。 陈家村的村民也睡不着,聚在一起商讨了一夜,直到晨曦,东方渐白,他们才各自散去。 至于商量的结果,村长一早便火急火燎赶来院子,告知林易。 进门,村长先拜了一拜,道“道长,昨儿俺们商量过了,大家伙同意将山神神像搬去太古观。” 林易听了大喜,面上只是微微一笑,“贫道多谢。” “不过有点小麻烦,”村长挠挠头,似有难言之处,“三婆婆家始终不愿搬走神像,俺好心和他们商量,结果碰了一鼻子灰,唉。” 林易记起,三婆婆是那个天天参拜神像的老妇,已有九十高龄,在村里很有威信。 “怎么,还是不能搬?” 村长捏了捏拳头,笃定道“道长放心,大家伙都同意的事,三婆婆家不愿意也没法子,晌午咱们就把神像装上牛车,拉去太古观。” 林易这才放心,道“有劳村长和乡亲们了。” 晌午。 天明气朗。 陈家村近千名村民全部出动,聚到山神庙外。 有的来帮忙,有的来凑热闹。 搬挪神像乃百年未遇的大事,村民们自然重视。 上到老下到小,全在议论。 村长特意找了村里最大的一辆地排车和最壮的一头大黄牛来搬运神像,一早停在庙外。 为图吉利,黄牛和车上都拴了红绸。 还准备了炮仗,摆在庙口。 然而过了小半时辰,没有村民敢进山神庙去搬运神像。 因为整个庙被手持铁锨锄头的大汉围住,一个个凶神恶煞般,谁敢靠近,他们就用家伙招呼。 庙口,放了一张太师椅。 椅上坐着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妇。 老妇坐镇,更没村民胆敢靠近半步,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 这老妇,正是三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