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火葬(2 / 3)

荆楚帝国 贰零肆柒 4693 字 2020-07-24

两次才说出原委。

“火势如此之大?”淖狡半信半疑的看了火场一眼,真是如此,火燃在空地上。

“然也。”工师低头相答,“殿下在造纸区,请大司马随我来。”

造纸区是熊荆新辟出来的区,算是产前试验。以他对造纸的认知,造纸应该是先泡、再碱煮,成浆后滤晒,最后就成纸了。过程虽不完全正确,但只要碱煮成浆,还是能造出纸来的。现在,摆在他面前的就是一叠厚薄不均、大小不一的纸片。

“殿下……”负责造纸除了一个负责缫丝的工师,主要是一位来自王宫的脰官,他以职为姓,名羹,擅长给大王做汤羹。对他来说,造纸和做羹无异,只是不能吃而已。

“为何…为何……”这纸,不但夹着杂物,厚的地方几乎可以当衣服穿,薄的地方则半透明,还好,没有像上次那样出几个大窟窿。“为何如此厚薄不均?”

“殿下,这是未煮透。”脰羹是个胖子,他还不知道纸的意义。“若再煮一次,麻尽成浆,便不再如此了。”他说完又拿出一张纸,“殿下请看,这是小人适才捞的,还未晾干。”

脰羹出示的湿纸确实厚薄均匀,纸面虽然不白,但与熊荆记忆中的纸是一模一样的。

“善”。他点头为赞,又问道“印刷如何,不会模糊不清了吧?”

“殿下,玉府尚为刻好字啊。”脰羹解释道。

造纸只要碱煮就能成纸,造活字不是说有铅就可成活字。铅字虽然叫做铅字,实际上不完全是铅,里面还有锑。熊荆不知道这一点,不过他就算知道也找不到锑,所以造出来的活字还是不含锑的铅字。铅的特点是热胀冷缩,印出来的字有一些字迹模糊,难以分辨。锑的特性则是热缩冷胀,加进去刚好与铅抵消,字迹得以清楚。铅字效果既然不佳,所以要试试木字。

“还未刻好?”造府是造府,玉府是玉府,完全不同的单位。

“是。殿下。”脰羹道,“玉府说是在磨…磨……镜子,司马府催的急。”

“恩。这事我知道。”熊荆点头。视觉电报线路勉强建了一条线,然而望远镜有限,全国的水晶都集中到了玉府,然后开磨。视觉电报网的支撑就是望远镜,电报网当下计划建设楚秦、楚魏、楚齐、江东、洞庭五条线,行程一千五多公里,最少需要一百部望远镜。加上军队作战、关隘、城防需要的,数量恐将达到四、五百部,够玉府一年忙活了。

“殿下,”熊荆正想着望远镜数量,淖狡就急冲冲的来了。他礼毕抖着胡子气道“传讯乃军国大事,令尹非要说驿站为令尹府所有,不肯让与我司马府。”

大府和令尹府彻底分家,扯皮的事情接连不断,驿站就是其中之一。熊荆奇道“老师,令尹难道要把你的部下赶出传讯站?”

“未曾。”实际是淖狡要把令尹府的人赶出传讯站。“只是军中密文自成一体,怎能与令尹府相混?万一失窃,误我军情,如何是好?”

“确实如此。”密文就是密码本,虽说只是一连串的数字,外泄也很危险。熊荆道“老师勿忧,传讯站式样已有草案,军中密文万无一失。”

电报网是熊荆弄出来的,他说万无一失淖狡也是信了。想到自己着急的事情居然被学生三言两语解决了,他感到有些无所适从。不想让老师太尴尬,熊荆提议道“老师既然来了,那就请一起去看看钜铁吧。”

“诺。”钜铁的重要甚于传讯网和望远镜,既然传讯之事无忧,自然应该去看看钜铁。

战国末期,因为吴越工匠还在,楚国的炼铁术并不完全落后于六国,只是比燕国差一些。可这个时代冶炼看矿。燕国铁矿,不管铁矿石来自燕山、还是来自辽东,品质都要好于楚国。因为有铜绿山的存在,楚国炼铁的原矿多来自大冶,汉阳铁厂已证明大冶铁矿石含硫、磷过多,所以生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