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探查(2 / 3)

荆楚帝国 贰零肆柒 4563 字 2020-07-24

“以你之所见,荆国何人为王对我有利?”经过这次宴会,顿弱也发现楚王快死了。

“自然是熊悍。”玃君想都不想便脱口而出,他对此事深有思虑。

“哦?!”顿弱惊讶,他记得相邦说的是负刍为王被秦国最有利。“为何不是负刍?”

“负刍虽弑君而立,得国不正,然其为荆人,所争者必是荆国之利……”

“若熊悍为王,黄歇执政,两人也是荆人,争的便不是荆国之利?”顿弱打断反问。

“然若黄歇身死呢?”玃君顿了一顿才答。

“黄歇身死?”顿弱毕竟不了解楚国,只道“黄歇身死尚有昭黍、淖狡等人。”

“昭黍、淖狡等人非黄歇之党,还处处与黄歇为难。”玃君细说道,“景骅能杀黄歇最善,若不能杀之……其门客李园已委质于我,平乱之后可使李园杀黄歇、立新王、罢余臣,日后荆国不再合纵、亦不再救赵。”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另一个面位,熊荆只是封于我阝陵,不是王太子,景骅也未领王卒左军成为郢都城尹。熊元死后,黄歇即被李园所杀,而后熊悍即位为王,李园为令尹,罢昭黍、淖狡等人。此后十年,楚国与秦国为安,不合纵也不救赵,坐等秦军从容杀来。

熊悍死后,其弟熊犹代即位,此时赵国覆灭在即,执掌楚国大权的李园仍拒绝救赵,庶王子出身的负刍趁势弑立、诛杀李园,然而还是晚了,赵国已亡,楚国离国灭也仅有五年。

秦灭六国,战虽是秦军打的,可秦国侯谍的功劳不容磨灭。对赵,有廉颇赵牧之间;对齐,有共治平分之骗;对魏,有信陵君之污;对楚,则是春申君之刺。这些全是秦侯直接、间接主导的,或让秦军战场大胜,或使诸国观望不前、束手待毙。

历史已然不同了,熊荆成了王太子,景骅成了郢都城尹,可玃君仍然希望动乱的最后由年少无知的熊悍为王,让已经委质被控制的李园为令尹。如此,楚国日后再无波澜。

“真能如此?”玃君说的让顿弱油然心动。楚国虽是半壁,可楚国不在秦国远交近攻目标之内——魏国若提议合纵、举兵救赵,秦可大举伐魏以示惩戒。楚国不同,楚国不好打不说,即便灭了也是魏齐得利,秦国怎能隔着魏国吞下淮上宋鲁之地?

楚国不但不能打还必须与之交好,可惜楚人和三晋齐人全然不同,他们根本不为利益所动,心中有的只是仇恨拘杀楚怀王的仇恨、夺鄢拔郢的仇恨、流落东地的仇恨……

“大子入秦,必能如此。”玃君胸有成竹。

“若大子不入秦,或荆王早薨,当如何?”顿弱复问。

“景骅尚不敢弑君。若荆王早薨大子在郢,恐其只敢兵谏劝其变法,不敢弑君另立。”玃君说出了关键,他对景骅毫无把握。“那时,行刺大子更难。”

“大子必须离郢。”顿弱点了点头,然而一会他又问起另外一个问题“我国索荆人大子入秦,荆王已病入膏肓,为何无人劝荆王退位?”

“谁敢劝?”玃君笑着反问。

“……是啊,废立之事,谁人敢劝。”顿弱本想说黄歇,可黄歇支持的是熊悍而非支持太子熊荆。“我返秦后你今日之所言必敬告大王。”

“谢大庶长。”玃君揖礼为谢,他再道“荆王今日已下令征召县师,其行甚秘。”

“知矣。”顿弱早就想到楚王会下令楚军集结,对此并不意外。“我还有一事……”他喊来一个下人,那柄收好的五尺宝剑又拿了过来。

“此为荆之铁剑,其利无比。寻常铜剑莫撄其锋,与之互击非断即伤。”顿弱介绍道。“荆国东迁后,产铁之地仅有铜山,工匠或死或亡,怎可铸此宝剑?”

剑又被拔出了鞘,五尺之剑也让玃君惊讶,可也仅仅是惊讶而已。“大庶长有所不知,东迁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