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2章杨氏无奈立墙头,黄忠一箭破军障(3 / 5)

诡三国 马月猴年 250 字 2023-02-01

不论是从装备水平,还是从后勤保障能力上,都是堪称一绝。

汉宣帝时代的骑兵,可谓是可远可近,不仅是有进展武器,而且还全数配备了骑兵弩,并且都有铁甲,整体数量巅峰时期达到了八万。

华夏历史之中,也就这个时候可以有这么强大的装备了,虽然汉盔甲确实比不上唐代的明光铠什么的,可是骑兵弩确实是一绝,即便是不用骑兵弩,其余装备对周围草原民族也是全碾压的状态。

华夏历史上骑兵难以发展,主要就是三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马不行。中原十分缺马。以汉文帝时期为例,一米二以上的马匹,就被列入军马等级了,可见当时有多么缺马……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汉朝从汉武帝时期便开始鼓励民间养马,并引入了西域的良种战马,然后再改良再选育,这种选育工作一直到汉宣帝时期达到鼎盛。

然后,就被某些人给『砍』了,原因么,很简单,一方面马政固然有很多弊端,华夏人都是比较聪明的么,想想看后世那些歪披着虎皮的临时工就清楚了,而另外一方面,则是马政也是压在地方大户头上的负担,财产越多便是越多的战马指标,必然就招惹到了地方乡绅的强烈反对。

第二就是人不行。但是人不行,主要也是因为缺马,因为没有马,所以不可能会骑马,骑兵都是入伍的时候才开始训练,而且在没有有效操典的情况下,一般骑兵训练速度都非常慢,往往要年时间才可以形成战斗力。而汉宣帝时期,由于得益于汉武帝的骑兵编制很足,所以骑兵的训练都没有断,一直是保持着循序渐进的体系,所以汉宣帝时期的骑兵训练足,战斗经验也比较丰富。

第三是后勤与武器工业。在汉宣帝时期,汉朝为了和匈奴抗衡,已经是建立了一系列的武器兵工厂,能够给骑兵配备的骑兵弩,这使得骑兵的射程高达二百步,准确度上面也比一般的弓箭高得多。这使得在历史上,汉宣帝时期是中原王朝唯一将草原各游牧部落蹂躏的时期。

一汉顶五胡就是这么来的……

硬实力打出来的,不是吹出来。

就像是当下黄忠在汝南地界上的名头,也是实打实打出来的。

黄忠之所以不带大部队,是因为一方面经过了上一次庞统事件之后,曹仁曹真在宛城加大了斥候的数量,随时上报黄忠的动向,小规模的人手比较容易掩人耳目,要是出动上百人,基本上就瞒不住那些眼线了。

关键是这些曹军的斥候,未必真的是专业的斥候,有很多甚至是一般的民众,为了几个钱就可以出卖黄忠的信息……

因为当下的宛城,是一个商业都市。这一点从宛城重建的时候,就被定下来了,商业气息太过于浓厚了,以至于什么都可以是买卖。

博望坡之处,因为上一次被黄忠像是逛街一样过去了,便是『粪发涂墙』,很是下了一番的功夫,不仅是在道路上设立了更多的拒马,而且还加了不少的陷马坑,就像是后世因为某个地段出了交通事故死了人了,然后便是在道路上连续钉上了十几条的减速带……

这就像是表示减速带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没有减速带所以事故系数提升了,有了减速带就能降低交通事故了,多钉上十几条就能极大的降低交通事故概率一样。

若是真的如此,那么为什么不在全国上下,所有道路,隔上三四米就钉上一条减速带呢?如此一来岂不是全国都没有了交通事故?岂不美哉?

如今博望坡的军寨也是如此,大大小小的拒马,坑坑洼洼的陷马坑,就好像这样一来就能挡得住黄忠……

黄忠眯着眼,捋了捋胡须,然后微微侧头吩咐,『打出将旗来!』

将旗有中军大帐的那种司令旗帜,也有便携的旗帜。

随着黄忠吩咐,便是有其亲卫顿时将怀中的旗帜扯出,然后往长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