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敏的事情朝阳只当个轶事趣闻听着了,听完后才想起来“娘打听他的家世做什么?” 婧儿望着她笑“不打听清楚,怎么知道他配不配得上你?” 朝阳叫苦连天“娘啊,您别听小菁她们胡说,我就是想给咱们家招个乐师,您别见着个男的就想给您女儿招婿了,您女儿是这样饥不择食的人吗?我那是宁缺勿滥。” 婧儿不想知道她的择偶观,她只知道女儿今年十七,虚岁十八,谁家像她这么大的姑娘还没定亲呐。 “话别说太死,我先看着,说不定你就看对眼了,要先过我这关,家世清白人品端正才许你和他接触。” 朝阳便问“那您打听清楚了,觉着他人如何?能接触吗?” 婧儿忙道“自然比不得知根知底的那几家,出身太贫寒,你若是嫁了他,便是招婿,也还得和那些乡野之人做亲戚,让我和那些人打交道都够呛,更何况是你。” 非是婧儿瞧不起底层人士,而是他们阶级不同,为人处世也大相径庭,他们就不该走在一起,辛敏若科举出仕,日后自然会融入这个阶级,但他的家人却无法融入,朝阳若嫁了他,得带他的家人出去应酬,便得教会她们如何融入这个阶级,谈何容易,朝阳生长在金玉乡里尚有许多离经叛道,更何况那些人以前都是以另一种方式在生活。 朝阳倒不在乎这些,觉着她娘有些嫌贫爱富呢,又问“摒弃家世,娘觉得他人品如何?” 婧儿道“又没干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也能轻易论断人品如何,但他的心性绝不像表面上那般憨厚老实。” “何以见得?” 婧儿想到了自己和哥哥的身世,大概就是被收养的孩子间的感同身受吧,如果不够优秀,会被养家放弃的,当然他们便是足够优秀,养家有了亲生子女,他们还是会被放弃的,区别只是走的落魄还是走的光鲜,辛敏很显然是后者。 “首先他家中原有八九个兄弟姊妹,养不起送了好几个走,其他姊妹都送到了一般人家,偏他被镇上大户瞧中了。” “那是因为人家天赋异禀,我听他说他从小放牛就知道吹笛子了,无师自通噢,我学了这么多年都只会吹口哨呢。” 婧儿想敲她个脑壳开花,她还有脸说,家里为她了多优渥的条件,宫里的女史都教不会她,婧儿都不好意思说这是她的女儿。 “就算被收养是他天赋异禀乡绅慧眼识珠,后来乡绅家中有了亲生子,把他送回了原生家庭,若换了一般人,这一下可就够父子反目了,可他们好聚好散,乡绅还给了他一笔还家费,这便是他第二个聪明之处。在乡下人家半大小子想读书不干活可不容易,他家中那么多兄弟,只他读了别人不能读,光是这一点就足够家里鸡犬不宁了,可他愣是能抚平家人的情绪,同时又和养父家中保持情分,让养父一直资助他读书,这份圆滑便不是一般人能及。” 朝阳道“人家是读书人嘛,聪明知进取也不是什么坏事吧,若他读死书不知变通,我还瞧不上呢。” 婧儿看了她一眼,笑道“这就瞧上了?” “哎呀,我不是这个意思,您别老瞎起哄,您论述的这几点都只能说明他是个聪明人,好像不能表明他心性不好吧。” “那还有最后一点,那日你在寺中游玩,闻听他笛音悠扬叫来相见,你品品这桥段,像不像司马相如琴挑卓文君?这两人最后可没什么好结果,司马相如也不是什么良配,他若是存心如此,这人便要不得。” 朝阳道“司马相如能挑得动卓文君,那是因为他琴艺精湛作赋极佳,卓家宴上弹琴作赋的那样多,怎么卓文君没被别人挑动呢?同样的,辛敏若是像我弹奏一样魔音穿耳,扰了我的游玩雅兴,我还要把他抓来打一顿呢,他便是存心如此,那也是对自己的乐曲有自信。” 婧儿看她这个样子,俨然就是卓文君第二了,想立刻点醒她“这正是我打探的目的,才华如何第一眼见便能看出来,人品如何却要日久才能见人心,你可千万不要因一个人的才华轻易喜欢上他,人品才是最重要的。” 朝阳奇了“我就找个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