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起心动念(2 / 2)

步天为凰 步天为凰 3035 字 2020-01-12

站一样,不停地发出强大的电力,分布到身。如果过量地向下、向自己的小腹腔分布,就称之为能量顺行。如果能让它把绝大多数的电力向上调动进入大脑,人就会变得聪慧,智慧就能够油然而生。这一能量在体内的储备并不是源源不绝的。我们所吃的食物即使再好,也无法把能量直接转化到自己的能量仓库里面去。这个仓库里面的能量是从0岁到16岁,花了十几年时间才储备起来的。只有减少对它的损耗,这一生才能创造出光明和灿烂。”

天歌说“那怎么才能让元炁消耗慢一点呢?”

御瑶盘说“人一生之元炁盈亏的规律和过程,是道家对生命科学的重要认识。而生命随元炁耗散而流逝,诚然使人触目惊心。元炁耗散的途径是多方面的,概括言之不过“上溢下漏”。上溢是指精神上的消耗、感官上的过度享受,即《道德经》所言“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下漏,则是指性行为损耗人体生殖细胞,这是消耗元炁最主要的途径。故吕洞宾有诗云“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骨髓枯。元炁既存在耗散现象,也自有补养之法,只不过并非食物营养品所能补之。薛道光云“竹破须还竹补,人衰须假铅”,这里的铅乃是内丹隐语,就是指元炁。人体元炁损耗,只能用同类的元炁来补充,乃至要进一步逆转造化而返老复壮,也在于积累元炁,正如《黄庭经》所说“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累炁以为真”。其系统的修炼方法,就是道家自古秘传的丹道之学。”

天歌说“很多人都希望能修福,希望自己的生活过得好一些,过得自在一些,富足一些。因此,会去做许多的善事,诸如布施、供养、放生、施食、做义工等等。但是,人们似乎忽视了一点“我们一边在积极修福的同时,是否也在不停地折损自己的福分呢”也许,有人不断修福,经常去印经,或者做其它的善事,帮助众生听闻圣贤教诲。可是,境遇仍不是那么顺利,有病的病不见轻,贫穷的依然贫穷,所求的皆不遂愿。于是,便会埋怨上苍不平,为何自己这么利益他人,却还不如那些没行善事的人,便会对神仙祖师不满,认为没有照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