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3.臣有异议(1 / 2)

陆秀夫等人闻言都露出惊讶之色来。

王文富道&;quot;皇上,您刚刚说由首阁大臣掌国家大小事务?&;quot;

赵洞庭笑着点点头,&;quot;是的。&;quot;

&;quot;臣有异议!&;quot;

王文富当即道&;quot;国有君主,岂能另由他人掌管国家大小事务?如此。皇上您的威信何以保持?&;quot;

陈文龙等人也都是十分诧异地看着赵洞庭。

在他们想来,皇上这又是想偷懒了。

皇上什么方面都好,唯独大度得太过分了。又或者说,是太懒了。

这回可是有些过分了。

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让他们没法接受赵洞庭的这种想法。在他们看来,这很可能给大宋带来不安定的因素。

当然,他们的这种担忧并不是多余的。

若是赵洞庭直接什么都撒手不管。那以后难免会出现类似于&;quot;黄袍加身&;quot;的事情。

只要是首阁大臣的威望超过帝王,那就很可能取帝王而代之。

赵洞庭却仍是笑眯眯的,&;quot;爱卿且听朕说完嘛!朕打算在此届明镜台大会推出任期制度。凡是我朝官员,三年为一届。除去贪赃枉法等需降职、革职的不论,其余一概三年进行大考一次。内阁官员及朝廷正、从一品大员由明镜台重新进行选举,其余官员则进行一次大考,升迁、平迁、降职等等皆以大考成绩为准。一人在同一官职上最多连任两届,在同一官阶上最多连任五届。&;quot;

陆秀夫等人好半晌都没回过神来。

赵洞庭之前设立明镜台,他们就已经很吃惊了,而现在,赵洞庭的方式比之前还要更超前了。

以明镜台选举内阁重臣。再以内阁重臣治理国家。这在以前历朝历代,是从来都没有出现过的。

看起来,好像是明镜台替皇上分担了选拔、任命大臣的职责,而内阁,则是替皇上分担了治理政务的职责。

皇上自己倒是轻松了。

但是,这种安排又好像看不出什么漏洞来。

最后还是王文富问道&;quot;那皇上您平时做什么呢?&;quot;

赵洞庭道&;quot;朕自是把握大宋主要的发展方向,监管内阁,再就是统管明镜台了。&;quot;

陆秀夫苦笑,&;quot;皇上的意思,是具体的国务都交给内阁处理吗?&;quot;

赵洞庭道&;quot;朕也只是凡人而已。即便勤于政务,一日又能处理多少政务呢?而且。朕若一言定国务,是难免会出差错的。&;quot;

他轻轻叹息一声。&;quot;朕也知道皇权之重要,但为了大宋未来之发展,朕必须得把权力交出去。大宋,需要诸位爱卿和朕协力来管理、发展啊!&;quot;

陆秀夫等人都是神色复杂。

他们这会儿也觉得赵洞庭说得在理,只是一时之间,还是难以接受。

赵洞庭又说&;quot;朕现在虽然年富力强。但待朕老了呢?甚至……诸位谁又能保证后继之君会是个明君呢?有明镜台,有内阁。总不至于发生一帝昏庸便毁一国的情况。朕永远都不希望再看到有铁蹄踏得这山河破碎的情况发生了。&;quot;

屋内良久都没有声音。

过好阵子,陆秀夫说&;quot;皇上,臣以为……首阁大臣之制,还是等任期之制先推行出来再做定夺。如何?&;quot;

他想先看看任期制度能不能替大宋选出来绝对可靠的内阁大臣。

只有明镜台能够选择出绝对靠谱的内阁大臣,如此。皇上把处理国务的权力下放后才不会出大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