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理解不能(1 / 2)

顾天成这态度大大出乎陈通的意料,脸上的矜持还没退下去,他就僵在那里,心中是翻滚的怒火。

可姜成华和陈子更还在津州,他虽然看不上抱这两位大腿的顾天成,但还真不敢过分。

陈通在自己的尊严和京城贵公子的惩治中摇摆时,星辉走上前来,似笑非笑的对他说道:“大人请吧。”

陈通就这么懵懵懂懂的被人半推半请的送出门,只听星辉丢给他一句话:“若有人问起大人此行,大人只管说我们大当家已经接受道歉了。”

陈通大怒,他什么时候道歉了?!不过一个通州小镇子的草民,若不是巴上了贵公子,谁会把这姓顾的当人看?!

星辉则完全无视了陈通,直接把门拍上。

他对陈通的行径很不以为然,在他眼里,这就是蠢!。

不说顾大将军的关系,也不说诚运如今的声势和合作者,单就是顾天成自己,也能料理这种小人物,只看事情是不是到了那个地步。

呵呵,能在市井混的风生水起的,那能是简单角色吗?

只能说这陈通没见识过真正的大场面,没见过真正的狠人。

能拿下两个码头、把投递行贯通大河南北的人,能没点手段吗?

陈通是忍着气离开的,暗恨顾天成和星辉说话不中听。甚至暗地里琢磨,什么时候狠狠地报复回去。

不成想第二天,知府大人的师爷还真过来他打杂的地方,问他是否已取得诚运顾公子的谅解。

陈通当时心就是一慌,照着星辉的说法给师爷回了话。师爷才深深看了他一眼,没说什么,走了。

估计直到现在,陈通也搞不清楚,一个巴结他人讨饭吃的货色,为什么知府大人还要派师爷特意询问。

顾天成觉得没到必须把陈通怎样的地步,所以才懒得和他多事。

但同坐的几位公子却觉着顾天成话说的有点大,心下腹诽:不过是投递行备案被刁难了,晚了几天而已,没多大点事。

这要是寻常商号,遇上办事的官吏心不顺、故意刁难,十天半月、甚至一两个月拖着都是有的。

最后怎样?还得开买卖的人低声下气,再把让官吏满意的财物奉上,才能把事情办妥。

但听顾天成的口气,意思是再有类似行径,他还真能把府衙的文吏给办了不成?

刚才姜家和陈家两位公子说话,都不如他口气大。

他们腹诽,贺景云却认为理所应当,紧跟着顾天成的话便点头:“那是,若陈通那厮还如之前那样不知分寸,怕是府衙就真没他的容身之地了。”

另几位公子面部表情本来控制的挺好,刚才那一通不以为然并未显露出来。可听了贺景云这两句话,都是大惊。

堂堂知府府上的公子,居然也认可顾天成很占地方的言语。

就是两人一来一回的两句对答,顾天成在他们眼里的分量就大不一样了。

接下来很顺理成章的,几人便提起诚运投递那份招聘启事。

在座几位公子中,有一位是学政的长孙。

这位应邀而来,还带着他祖父交代的任务。

学政大人不单单听说那份招聘启事写的特别,而且像文家一样,派家仆去永来客栈抄了一份回去。对那副对联推崇备至,甚至称那是少有的惊世之作。

除去对联,学政大人对招聘启事中的内容也大家赞赏。夸赞这篇短文立意新颖,倡导学子们顾小家为大家,上要报效朝廷、造福百姓,下要体谅父母家人的艰难。

学政大人说,能在只言片语之间,浅显易懂的便解释出这么多深层次的含义,撰文之人不但有气度、有想法,在读书上应该也很有天分。

所以听说贺景云邀约他们宴请顾天成和姜家陈家两位公子,学政大人便叮嘱孙儿,一定要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