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伪作试心(2 / 3)

大唐暮云 空谷流韵 7272 字 2020-01-16

么。

他还不太确定自己的判断,但他心中,起了一层警惕之情。

“什么心尖掌尖的,她写几句诗,我韦皋就心软了?奉天围城时,太过艰难,小薛氏模样伶俐又通诗赋,确实能教我舒心。但她骤然之间失怙失恃,心性实则有些古怪,我怎会真的倾心于这样的女子。韦平,莫非你觉得,我韦皋在偌大长安城,就寻不得一个像样的继室?”

韦平一怔,还想啰嗦,却见韦皋已起身,伸出手道“柜坊提钱的凭证,给我。”

韦平感到那种令自己从前就常常紧张而畏惧的气势,仍是扑面而来,忙又掏出一张纸奉上。

韦皋检视完毕,对韦平道“我需回左金吾杖院去,无法陪兄再饮几杯。”

说罢噔噔噔,已下楼而去。

韦平兀自嘘了几口气,从窗口探出脑袋,望着韦皋的背影,消失在十字街的远处。

他抿了口茶,细思,难道,韦大将军的软肋,就真的只有一个“钱”字?还是说,自己实在太蠢,叫他看出什么了?

哪儿看出来了?那两首情诗,自己可是花了小半贯筹资,请张延赏府中最善竹枝词的乐人写的,又去那常买薛涛彩笺的商肆里,让店家诓薛涛誊抄的。真是折腾得要命。

……

过了午时,竟然下起雪来。

只是,立冬时的初雪,还单薄得很,仿佛带了些羞于见世人的胆怯似的,零零星星飘落下来。

落在树梢瓦间,落在衣冠户的门环上、小商贩的竹摊上,落在郎君的幞头上、娘子的金钗上。

宋若昭停住了步伐,愣愣地看着细雪。

身后的婢女桃叶,小心地问“大娘子,下雪了,咱们还不回去吗?”

若昭伸出手,几点雪瓣,落在她的手心,瞬间就化了。

我的手还是热的。若昭想。

“雪不大,天也不冷,我们再往胜业坊走走。”

“大娘子!”桃叶的调门高了起来,这在一个奴婢来讲,是无礼的举止,但桃叶一时顾不得。

“大娘子,胜业坊靠着狗脊岭,那是长安城的刑场,煞气太重,娘子如今怀着小郎君,老夫人吩咐过,出门须有些忌讳。”

若昭回过头来“哦,老夫人说得有理。那我们去寻个食肆坐了歇息吧。”

桃叶心中嘀咕,家中多暖和,大娘子怎地就不愿意回家,并且出得门来,马车也不坐,便这般慢吞吞地走着。

半个月前,三娘宋明宪从杜府出阁,去了永嘉坊普王府,成为教人好生羡慕的亲王孺人。

那天,桃叶陪着若昭,作为娘家人,也出现在杜府。桃叶是个心气玲珑的女娃娃,她能感到,周遭的官眷,似乎看向自己女主人的目光,有些怪异。她隐隐猜得,这些意味深长的打量,源于那一星半点的传闻。但是,珩母王氏,与杜夫人眉飞色舞地寒暄客套后,适时出现,亲亲热热地将若昭引荐给几位更为尊贵的官眷,并饶有兴致地介绍了一番家中要添丁的喜事。

老夫人和阿郎,对大娘子还是挺有情份的。桃叶暗道。

正这般想着,街边便出现了一处食肆,屋顶上的烟囱冒着热烟,瞧着都教人心生三分暖意。

主仆二人进到肆中。

随着伙计殷勤地一声唱迎,坐在窗下、背对着门的郎君,回过头来,

片刻的愣怔,若昭先开口道“韦金吾。”

自流言四散后,韦皋便未见过若昭。他以为她应是随着皇甫珩在咸阳住着。

扪心自问,这些时日,他没有太多想到她的近况。

他已经够焦头烂额了,金吾卫士们抱怨,咸阳神策军的新兵,那些原本连禁军都入不了的胡儿们,霜降前后就拿到了粮帛,竟是和皇甫大夫结了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