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还回来吗(1 / 4)

“就连封王,也得紧着他的幺儿!这么压着本王,为了给他的幺儿腾地方,竟然赐本王毒酒?”

空荡荡的太极殿内回荡着他的狂笑声,众幕僚大气都不敢出。

“挨家挨户去找,把那些没来得及跑出城的官眷抓出来杀了,只要留在京城的官员,不论品级大小,让他们立刻上岗。给本王把京城稳住。如果有人胆敢妄议朝政,统统杀掉!”

那天晚上太混乱,不是所有人都来得及逃出京城,那些男人们跑出去,但是家眷没来得及跑的很快就被揪出来,不管男女老幼,当街上就砍了头。

妄议的,不服气的,被砍头。

爱嚼舌根的百姓们被抓起来砍头。

没来得及跑的官员们大多都是小官,上峰得了信儿,给他们送信的时候就晚了,结果城门关了没走成,这几天只能躲在家里,一个个吓得掉了魂。

街上的尸首都在各个街口挂着,提醒着满京城的百姓们不该说的话别说。无头的尸体上往下淌血,刚冲刷干净的石板路上,立刻又被染成殷红。

一时间,京城里人人侧目,百姓们就算躲在家里,也大气都不敢出。

变天了,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鹰卫的反应速度是任何人都想象不到的,江寒应和秦恭两人沿路调集鹰卫的速度也赶不上江作瑜从京城追出来的速度。

莫云护着兵部尚书江勘北手持军令,沿路调动当地驻军,头一次就差点被困在军营里,要不是莫云拼死护着,他非得折在里面。

他们一行人的安危,单靠几千禁卫军很难保障,万一遇上鹰卫这种擅长刺杀和暗杀的杀手混进来,后果不堪设想。

温言无奈,只好调动温家的暗卫,一路护送着言叙倾向南走,一路走走停停,等到了江南地界的时候,沿路也调动了十三万人马。

江勘北挂帅,将大军横陈在黄河南岸,从京城追来的鹰卫后面就是十万西山军营的将士。

两军隔江相望。

言易骁不出正月就选了个日子登基称帝,改年号为正统,同时发檄文声讨睿王叛逆,私盗先皇遗体,盗传国玉玺,详细列举了睿王所犯的十九宗罪,檄文从京城的街上,挂到黄河边上。

黄河这边,言叙倾也发了檄文,是由谭相亲自掌刀,详细将宫变当晚所发生的事情写上,便并将带着血迹的圣旨挂在城楼上示众。

言易骁的罪过自然不用列举,江南的百姓们一桩桩一件件的人列举出来,逼宫弑父,谋逆,假传圣旨,逼杀朝廷重臣,滥杀官眷百姓,可谓不忠不孝,不仁不义!

此等恶徒,人人得而诛之!

等到江南安顿下来的时候,已经出了正月,这个时候,北方可能还会下雪,南方的草地上已经看见春意了。

江南水乡,说的一点都不错,到处都是纵横交织的河流湖泊。从京城一路奔波过来,除了路上辛苦点,到了地方上,一切井井有条,赵明义将所有事物都安排的明明白白。

江南这边群情激奋,报名参军者不在少数,只短短几天,便又新收了两三万人马,有兵部尚书江勘北跟着,忙归忙了些,一切很快就上到正轨上。

要钱粮,江南是鱼米之乡,还能差了将士们的吃喝吗?

他们这一趟,几乎将大半个朝廷搬过来了,除了那些被困在路上的官员以及官员的家眷,在江南重新组个朝廷,人手上没有任何问题。

河那边驻扎的人马不敢轻易过河,双方暂时这么僵持着。

而在北方,言易骁稍一不合心意就打杀大臣,强行征兵征粮,搞得民怨四起。薛臣趁着这个机会挂起大旗,在济南府起兵,薛卫则隔着秦岭与薛臣呼应,他们避开了北方的游牧民族,也避开了护国公李茂驻扎在甘州的兵马。

江南总是多雨,胡嘤嘤撑着油纸伞,往西湖边上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