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中啊,有不少是想走老夫的门路,但却又不好不见,”
“国中的情势你也清楚,如若我们将他们拒之门外,不但会伤一些忠义之士的心,还有可能把他们推到相国公那边,”
李永和觉得有些奇怪,老师怎么会向自己说起这些?
他完没有必要和自己解释这些的。
“老师一心为国,学生钦佩!”
“好了,不说这些,”黄昊摆摆手,“你这次在通海,差事办得非常不错,过两天,定会有封赏,你且不说,你的嫡长子,会恩旨擢入慈爽,”
李永和这次是真心实意的道谢“谢老师爱护,”
他知道,黄昊既然当着他的面提起这事,那这多半是他为自己儿子争取来的。
虽说他以安民济世为己任,但封妻荫子这样的事,也是他追求的。
“都是你应当应得的,”黄昊笑道,“段明政段都督在上书中,也一再力陈你的功劳,”
李永和道“老师,学生正要向你禀报这几个月的情况,”
“永和,今天我们不谈这些,明日陛见之后再说不迟,”黄昊道。
李永和站了起来“老师教诲得是!”
确实是应该先向段正淳禀报。
“永和啊,”黄昊又和颜悦色道“你可知皇上决定封赏你们父子,还有谁曾为你进言?”
李永和低下头“学生只知道,自入朝以来,一直得老师的提携关照,”
“你啊,”黄昊笑着指着他,“我告诉你吧,是太子,”
“太子殿下?”李永和楞了一下,“难道是因为我提议举办的那个比武大赛?”
“是,也不是,”黄昊道“我听说,太子详细的看过你的履历,对你评价颇高,”
李永和忙到“学生惶恐,学生就是侥幸有一二之功,那都仰仗于老师的教诲,”
“永和,你也不必过谦,这是好事,”黄昊道“太子……”
“太子近来……愈加聪慧稳重,”
李永和这个学生,黄昊还把握得住,但他最尊贵的那个学生段誉,他现在却经常感觉看不懂。
自从上次在御书房第一次进言之后,太子这些天,经常对他们所议之事说些“一得之愚”,每每话都不多,却都说到了点子上,还经常给他们这些老于政事的人,带来豁然开朗之感,原来事情还可以这样做?
这真是……聪慧得有些不像他的学生,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以前的太子,像是宿慧未醒一般。
“此实乃江山社稷之福,”李永和道。
黄昊点头“皇上因此,也有意给太子配备更多的属官,让他从现在开始熟悉朝政,永和,你这次回京,不但皇上要召见你,太子也在等着见你,”
李永和瞬间有些明白,老师之前为什么要和自己分说府中的那些人,原来竟是太子有意征调自己?
这,当然是个好机会。
东宫属官目前并未配,尤为重要的那几个职位,至今都空缺,若能此时就到太子身边,那来年太子临朝称制,自己实不难有老师如今的地位。
至于现在到太子身边的风险,那几乎没有风险。
因为高氏势大,皇后高升洁所出的太子,将来必定会登上大位。
他也马上明白,老师这是在为他的将来运筹。
可想而知,来日太子登基之后,老师这样的老臣,定然会有处置,他遂道“学生能有今天,仰仗老师的提携,老师的知遇之恩,学生不敢或忘,”
黄昊松了一口气,太子的年轻,太子的沉稳,太子的那些真知灼见,像火一样烫到了他,而皇上对太子的信任,太子对李永和这样正值盛年的官员毫不掩饰的好感,对自己这个老师的礼貌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