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落脚(2 / 3)

盛唐虚梦 言一是 1720 字 4个月前

的打打叶子牌。

有时,老太君兴致一来,趁着严府的教习姑姑放了假,也叫了严穆、严灵、严弱、严笙、严攼、严娜六个孙女和严鹤跃这个小孙子来跟前尽一下孝道。女孩儿拿着绸布在做女红时,严鹤跃便滚在老太君怀里,嚷着要吃点心。

女孩中严灵最是活泼,每每看到常直,便拉着她的手,一会说要跟她去放风筝,一会说要跟她去钓鱼,一会又说后边果园里的果子熟了,要拉着她去摘,总是坐不安定。幸亏常直哄了她,让她先好好做女红,老太君高兴了,自然会允了她的请求。她便常常嘴一撇,哼了几声,拿起块绸布装模作样地绣起来。不过一会,又跑去老太君身边,与鹤鸣争宠去了。

常直素来心境清明,以前跟随父亲时,家里人口简单,父亲专于功业,又不耐烦对付那些女子,这么多年来,除了她娘,竟只有一个姨娘。那姨娘也是个体弱多病的,常年卧在病房。后来战事一起,父亲更是顾不上繁衍子嗣之类的了。因此,常家只有她一个女儿。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到了严府以后,毕竟寄人篱下,她自然时时、处处小心。这一段时间以来,小心谨慎,察言观色,她终于把严家各房的人物关系都搞清楚了。

严老太君生了四个儿子,一个女儿。最大的自然是严大老爷,他继承了严老太爷的遗志,以武立业,小小年纪便跟随父亲到军营里历练了。后来,不到二十的年纪,便被封为都尉,在全国一时风头无量。严老太爷逝世以后,他自请去北边震慑蛮夷,由于作战勇猛、战术了得,竟让那些蛮子再也不敢进犯中原。

严大夫人是京城名门世家清河崔氏家的女儿。自古以来,崔氏家的女儿便是贵女圈中的姣姣者,容貌端庄大体,行事作派都是大家风范。当时,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娶一崔氏女,昌盛十辈子。因此,对崔氏女,大家都趋之若鹜,有的刚出生,便让那些有儿子的大户人家的主母看上了。

严大夫人是崔氏嫡系中二房的小嫡女。当时老太君煞费苦心,硬是让严府与崔氏一门结了亲。须知道,对于崔氏这些名门望族来说,首先考虑的自然是赵郡李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这些大家族,毕竟他们之间盘根错节,利益息息相关,再者,严家是以武立府的,根基尚浅,这在贵妇圈中又低了一等。

不过,因当时严老太爷颇受皇帝器重,再加上崔氏虽然庞大,外表光鲜亮丽,但其实内里已经腐朽不堪,不肖子弟甚多。崔氏二房当家的看清形势,知道唯有与严家这样的新贵结成姻亲,方能让自己这一脉昌盛下去。加上,严老太君诚意拳拳,时不时便过府“作客”,屡屡表达结亲的意愿。崔氏二房便顺着竿子应了这门亲事。

可惜的是,两家结亲不过几年,崔氏便卷进了当时的李林甫一案中,这是文官与武将的朝廷之争最直接的结果。

崔氏与李林甫一脉盘根错节,自然未能幸免。崔氏一族,凡是在官的,都给削官削爵,抄没家产,子孙则被流放。百年望族轰然倒下。崔氏二房,大夫人的父亲母亲在流放途中,身患疟疾而亡。崔氏二房夫人仅生有一子一女,女儿便是严大夫人,儿子则是大夫人的哥哥。在流放之前,她哥哥给她写了一封信,信中道尽家中惨况,最后卑微恳求严大老爷上疏免了崔钰儿的流放之罪。

当时,严大老爷在北边刚打了一场胜仗,当皇帝问他要何奖赏之时,他便只求了此事。皇帝见崔家都已凋敝,一个孤女也不妨事,便应允了。

事后,严老太君得知此事,怒不可遏,将刚回严府的严大老爷罚去祠堂足足跪了十天。对于严大夫人,更是甩足了脸子。而对上门投靠的崔钰儿,赤裸裸地表达了不喜。

常直暗叹,其实严大老爷虽在战场上厮杀惯了,也不是对京城的波涛汹涌浑然不觉的。究竟严家和崔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