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小阳岂不知道楚王好细腰的典故?何况现在又有求于贺家国,便做出兴致盎然的样子说“贺市长,你还不知道啊?我的散文集里有几篇文章就是谈西川古王国的。我省原是西川古王国旧域,当年王国都城在现在的秀山。其民族游牧为生,产名马,善骑射,曾数度突人中原地区,直下洛阳……”
贺家国乐了,连连摆手“别说了,别说了,这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小阳,就是你了!给我帮个忙,把这部书稿认真整理一下,拿到西川人民出版社去出版。我实在忙不过来,也真没兴趣,看了几页就不想看了。”
沈小阳不禁暗暗叫苦这他妈的不是找事做吗,这么一大堆发黄的书稿!
往沙发上一坐,贺家国亲昵地拍着沈小阳的肩头,又说“老弟,这是我父亲生前留下的一部稿子,钟明仁书记很看重,又是让李书记带话,又是让钱市长带话,老催着我整理出版,还要亲自写序,我就没办法了,想捎带着搞一搞。现在有了你沈大记者,我就可以脱身了。搞不明白的地方,你到西川大学历史系请那帮老教授多指教,出版经费也不要你管。”
沈小阳听说钟明仁很看重,还要写序,而且是贺家国父亲的遗著,真正的兴趣又来了,明确表示说“好,好,贺市长,这事交给我了,你就忙你的大事吧!”
贺家国从文件夹里拿出沈小阳送上来的那份《来自太平镇的报告》,说“这期《内部情况》发两篇稿子,一篇是政策研究室搞的沙洋县迁址新区的前瞻性研究报告——这篇吹风文章是李书记亲自组织的,再一篇就是你的稿。”
沈小阳满怀希望地问“贺市长,我这篇稿李书记看过了么?”
贺家国说“我已经复印了一份,让赵处长送过去了。”就说了这么一句,便谈起了稿子,“小阳,你家伙目光很敏锐嘛,又抓到点子上了!我对你这篇稿子的评价是四个字触目惊心!太平镇干部教师一年多没发工资,困难到这种地步,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我看也在情理之中!生老病死,吃喝拉撒,那么多事要办,镇上除了债务还是债务,让我们那位镇党委书记计夫顺同志怎么对付啊?!”
沈小阳压抑着心头的兴奋,连连说“是的,是的,贺市长,计夫顺同志走到违法犯纪的这一步真是被逼出来的呀!”
贺家国在房间里踱着步,感慨说“我们有些干部开口政绩,闭口政绩,都在那里搞短期行为,搞杀鸡取卵,谁也不对将来负责,怎么得了啊?别说什么可持续发展了,以后不出大乱子就谢天谢地了!这个太平镇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嘛,发人深省嘛!”
沈小阳试探着问“听说李书记对太平镇问题有个批示,还很严厉?”
贺家国挥挥手,不在意地说“这我不知道,没听说。”
沈小阳说“我听说了,李书记说,要对计夫顺严肃处理,决不姑息。”
贺家国口气随意,透着不平“处理什么?我看这个计夫顺就不简单,在这么困难的情况下还把局面维持下来了,超生款都用在非办不可的正事上了,自己的工资都没发,你还要人家怎么样?!”想了想,突然觉得哪里不对头,“哎,小阳,你怎么对计夫顺这么关心?这个计夫顺是不是找过你了?”
沈小阳这才说了实话,道出计夫顺不是别人,是他大姐沈小兰的丈夫。
贺家国眼皮一翻“我说嘛,你沈小阳是不是也想把我当枪使?”
沈小阳忙道“不是,不是,贺市长,恰恰相反,我……我是你手里的枪!”
贺家国有些不太放心了,盯着沈小阳道“小阳,你可别玩花招,你给我说老实话你这篇稿子是不是实事求是?有没有胡编乱造的东西?”
沈小阳保证说“贺市长,稿子里有一句话失实,你拿我是问!”
贺家国仍不放心“我听说这两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