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官渡之战(二)(2 / 3)

三国之江山美人 长雨 3474 字 2021-07-23

嫉妒别人,见不得比自己风光的人,容不下比自己有能力的人……

袁绍起兵攻伐曹操,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嫉妒曹操,容不得这位出身远不如自己的儿时玩伴骑在自己头上;只是他无论在为人,还是在任贤使能等各个方面均远不及曹操,故而方遭官渡大败。

另一边,曹操取得官渡之战的最终胜利,则全在于其用人之道……

在性情方面,曹操可谓比袁绍还要多疑;然而,与袁绍所不同的是曹操知人善任,能够接纳他人之言,故而方事事遇难成祥,扭转局势……

例如在曹操同袁绍初次交锋之时,若非其便接纳荀攸之见,岂能轻易地打败袁军,斩杀颜良?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八月始,袁、曹两军再次相持官渡,双方互有胜负。其后曹操军中缺粮,适逢袁绍谋士许攸与审配等人不合,投奔曹操。曹操采纳其计一把火烧了袁绍的粮草,方使得袁绍不战自败……

曹操同袁绍对峙之时曾想过放弃,写信给许都的的荀彧征求意见。荀彧却回信打消了曹操撤军的打算,帮助其寻回了继续坚守的信心……

因此,官渡之战的胜利也并非曹操一人的胜利。

此战固然体现出了曹操本人那过人的才智与胆识,然而其身边的谋士们同样也绽放出了各自最耀眼的光彩!

历史上,官渡之战是中国北方由分裂走向统一的一次关键性战役,也是曹操与袁绍争夺北方霸权的转折点,是一场有名的、以少胜多的典型战役。官渡一战之后,曹操终于一反之前对袁绍的劣势,为自己统一北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今时却早已不同于往昔!

尽管此番官渡之战的时间、过程、结果与原来大致相同,但实际上已经出现了一定的偏差,正朝著一个未知的方向发展下去。

……

就在袁绍与曹操于初次交锋之时,雷云攻伐轲比能、步度根二部的战役亦在激烈进行著!

在雷云军命下达的第三日,阎柔与裴宣便分别率军出征。

此时,雄踞于幽州西部草原上的鲜卑首领轲比能闻讯之后也毫不示弱,当即集合了八万余兵马前来迎击幽州军,誓死抵抗!

北部荒原一战,幽州军先锋蹋顿率两支鹰师一举击溃轲比能前部兵马,杀死轲比能前锋大将娑哥,初战告捷……

先锋被斩,轲比能闻报之后大怒,而后即亲率七万大军气势汹汹地前来同幽州军决战!

然而,孰不知此举却正中幽州军下怀!

接到探马的回报之后,鹰师上将阎柔即召集蹋顿、鲜于辅、刘和、鲜于银等将商议了一番,最后决意率全军迎战轲比能……

此一战,幽州军同两倍于己方的轲比能军展开了一场激战;幽州军士气如虹,将士个个悍勇无比,仅仅两个时辰便击破轲比能所率领的七万大军,斩杀轲比能部将十余人,轲比能本人也不得不率部而溃逃!

随后,阎柔驱兵大进,直捣轲比能的老巢,不但一举俘获轲比能及其亲眷,而且还另获牛羊四十余万头,战马两万余匹,大获全胜!

另一边,同阎柔相比,裴宣所率领的鹰师第一师群亦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直以来,裴宣在行军打仗方面同晏明一样,均是受雷云影响最深的将领之一;尤其是在思维方式方面,其于雷云可谓最为相似……

根据所知的情报与敏锐的观察力,其很快便判断出步度根其人表面上看上去虽然精明谨慎,但骨子里却是好大喜功且有些狂傲自负。

得出这一结论之后,其自然也找到了对付步度根的方法。

交战之初,步度根处处小心谨慎,一直避免与幽州军进行正面的大规模交战,只是以小股骑兵不断袭扰幽州军的营寨,妄图疲惫远道而来的幽州军。

对此,裴宣则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