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垂拱殿,小道士便看见官家正高踞龙案上,批改满案的奏折。
小道士大礼参见后,不敢相扰,便在一旁候着。
他偷眼瞧去,见一份奏折,官家拿来一眼扫过,即提笔,在上面批了一个字,然后丢到一边,速度那叫一个快。
小道士心中暗暗佩服果然是我大宋朝的圣天子啊,这处理起天下大事来,真真了得。可见,我大宋的官家是何等的敏锐、聪颖!这真是我大宋之福啊!
可偷偷地看了几眼后,小道士忽然觉得不对我去,这份奏折洋洋洒洒写了这么长,官家也只看了一眼,都未曾展开过,就算看过了。这哪止是一目十行,一目百行都不止啊,怕都有,一目千行!
于是小道士深深怀疑,这份奏折,官家到底看了没?
还有,为什么每份奏折上,都只批了一个字?“可”是一个字,“不可”是两个字,难道每份奏折上,都批了一个“可”!
难不成,我大宋的官家就这样批阅奏折?不管何人所奏,不管所奏何事,都只看一眼,只批一个字?
啊,不会这样的,定然不是这样的,小道士打了一个寒颤,眼观鼻、鼻观心,再不敢偷看。
没多久,满案的奏折便批阅了个干干净净。李太监端上参汤,再上前收拾好奏折,拿了下去。
喝了口参汤后,官家长吁了一口气,脸色好看了些。可依旧神情疲惫,目带倦意。
小道士见了,心中暗叹“官家的身体,可着实不好啊!”
不假思索,小道士上前一步,说道“官家,看你精神不佳,贫道送你道符。”
说着,他不待官家回应,便虚空画符,再屈指一弹。
殿内寂静,只有蹲龙纯金香炉里散发出的轻烟,袅袅上升,带来一室异香。于是小道士的这一声,便分外刺耳。
官家哪会料到,自己未曾开口,小道士便敢先说话,一时“啊”地一怔。这一怔间,小道士画符已毕。
见那手指遥遥向自己一弹,官家还未曾反应过来,他身后如泥塑木雕般站着的一个太监,蓦地双目圆睁,眼中精芒暴闪。
小道士便见眼前人影一闪,一只鸟爪似的手向自己咽喉抓来。出手竟毫不留情,一击立见生死。
那速度,快,极快,比许若雪还快。快到小道士明明想躲开,可身子都还没来得动弹分毫,死亡已降临。
关键时刻,官家轻喝一声“慢!”
这声“慢”一出,那已扣住小道士咽喉的鸟爪蓦地凝滞不动,小道士这才来得及眨了下眼睛,冷汗立时冒了出来。
官家再说“退下。”
小道士便见眼前一空,那太监已消失不见。他抬头一看,才看到,那太监正站在官家身后,依旧如泥塑木雕,似乎从未动过。
小道士浑身一僵,再一松,汗流浃背。
官家闭目感知了一下“果然精神好了许多。这符,是宁神符吧。”
一个轻举妄动,便差点命丧黄泉,亲身体验了番天威之后,小道士的心里不由地多了几分敬畏,他恭敬应道“皇上说的极是,这正是宁神符。”
官家点了点头,赞道“虚空画符,符有此灵效。啧啧,我接触的道士虽不少,可有这份本事的,还真没两人。”
“只是,”他笑道“未经许可,擅自画符,若不是我喝止得及时,天一子,你的这番好心,可就要了你的小命!”
小道士苦笑“这次是贫道鲁莽了。贫道向来在山野中修行,尘俗中的规矩都知之甚少,宫中的规矩那更是不通。”
官家教训道“这可不行,宫中规矩严的很。这样,”他对李太监说道“天一子出宫前,你安排个大太监,教教他。”
李太监恭敬应“是”。
将身子靠在大师椅上,官家懒懒地说道“听圣人说,你有个